三甲 聊城市人民医院 普通内科
冠状病毒感染常见的传播方式包括:
1、空气传播,比如咳嗽、打喷嚏。
2、接触传播,比如与肺炎患者有近距离的接触或者直接触摸被污染的东西。
3、触摸带有病毒的物体后用手接触口腔、鼻子或眼睛等部位。
聊城市人民医院 普通内科
目前新型冠状病毒没有特效的药物,主要采取对症支持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有轻度、中度和重度肺炎三种。对于轻中度的冠状病毒肺炎患者,仅需要隔离,对症治疗即可。治疗的关键是抢救重度患者,如重症肺炎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和脓毒症休克的患者,这些患者需要进入ICU进行循环及脏器功能的支持。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且存在低氧血症的患者,要进行氧疗。严重的病人需要机械通气,甚至体外肺膜氧合技术支持,同时也要给予抗微生物药物治疗,尤其是伴有脓毒血症的患者,防止肺部感染。因此建议外出时应戴口罩,防止病毒通过呼吸道感染人体,尽量少去公共场所及人多的地方,避免与打喷嚏、流鼻涕等有呼吸道症状的人密切接触。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骨科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大部分会出现持续性发热的症状。在发病早期,发热症状表现为低烧,患者的身体温度大概在37~38度之间,随病情加重,低烧变为高烧,体温可能达到39度以上,并且往往伴随着呼吸困难。发热患者要时刻关注自己的体温,避免病情加重。
中日友好医院 眼科
假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的传播途径主要是以下几种,飞沫传播,人与人之间的近距离接触传播,也会通过呼吸道的分泌物传播,手污染传播等,再加上它的病毒来源于动物,并不是水果,不过非常时期尽量对买来的食物表面进行一定消毒,方可食用。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皮肤科
2019年12月以来,湖北省武汉市发现多起病毒性肺炎病例,均诊断为病毒性肺炎/肺部感染。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将造成新冠肺炎疫情的新型冠状病毒命名为SARS-CoV-2,是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国国家卫健委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纳入乙类传染病。
山东省立医院 全科
普通感冒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一般症状轻微,主要表现为鼻塞、流鼻涕、喉咙不适等。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是一种传染性疾病,有无流行病学接触史是关键,如果没有接触史,一般不会被感染,临床表现多为发热、干咳和疲劳。从发病人群,病情进展,预后,等等,都有所不同,可以参考卫计委发布的两者相关区别。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营养科
需要通过筛查核酸、冠状病毒核酸来区别普通感冒发烧和新冠肺炎,还可对比其他的,比如说查血常规看白细胞高不高?做胸部CT,或者照个胸片,有没有影子?根据病理结果来判断。
基于目前的流行病学调查,潜伏期为1至14天,多为3至7天。以发热、乏力、干咳为主要表现。少数患者伴有鼻塞、流涕、咽痛和腹泻等症状,重症患者多在发病一周后出现呼吸困难或低氧血症,严重者快速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和出血凝血功能障碍等。值得注意的是重型、危重型患者病程中可为中低热,甚至无明显发热。轻型患者仅表现为低热、轻微乏力等,无肺炎表现。基于以上信息,从表现上看刚开始时与普通感冒并没有特别的差异性,甚至只有感冒的一部分症状,只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这种病少数患者会出现严重症状。如果出现了严重的咳嗽、持续发烧、呼吸困难,且这几个症状都比较明显,或者某一方面特别严重的情况。建议到医院进行血常规检查、X射线检查。如果只是普通的感冒症状,如高烧吃药后可以降下来,少量咳痰、鼻塞、鼻子不通气、流鼻涕、嗓子干痒、头痛、头晕、乏力酸软等症状,只需要多观察注意休息,少看手机、少关注疫情相关的新闻,避免因焦虑导致身体特征异常。还有一点,多了解一下身边的人最近14天的活动情况,判断周边密切接触人员的旅居史,判断自己最近是否到过人员密集地,通过这些信息也能确定是否有患病的风险。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不是非典,目前已知有6种冠状病毒感染人类,其中包括SARS病毒,可引起严重的急性呼吸综合征即非典,又称为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近期发现的新型冠状病毒,世界卫生组织已将其命名为2019新型冠状病毒,大多数患者都有严重的症状,如发热、疲劳、咳嗽,甚至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和脓毒性休克。感染的主要途径包括短距离飞沫传播、接触患者呼吸道分泌物或与受感染患者密切接触。 因此,如果出现身体不适症状,应及时进行治疗,平时还应佩戴口罩、勤洗手,以预防该疾病。总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不是非典,但因其传染性较强,迄今已发现众多确诊病例,值得重视。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是一种急性传染性肺炎,是一种新型冠状病毒,其病原体以前在人类中未发现。2019年12月12日,湖北省武汉市发现首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病例。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病毒被发现来源于野生动物。这种病毒的传播途径有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新型冠状病毒是一种严重急性综合冠状病毒,其严重程度远远大于其他冠状病毒!被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患者的最初症状是发热、疲劳和干咳。随着疾病的发展,呼吸困难和其他症状逐渐出现。一些严重的患者可能患有急性户型窘迫综合征或脓毒性休克,甚至死亡。
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是指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引起的病毒性肺炎,冠状病毒是自然界中常见的一种病毒,由于该病毒在电镜下像王冠而得名,病毒性肺炎是有上呼吸道感染导致的肺部炎症,多为急性呼吸道感染,冠状病毒可通过喷嚏、飞沫等呼吸道分泌物传播。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不是非典,目前,已知有6种冠状病毒感染人类,其中包括SARS病毒,可引起严重的急性呼吸综合征即非典,又称为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最近在新型冠状病毒中发现,世界卫生组织将其命名为2019新型冠状病毒。大多数患者都有严重程度不同的症状,如发热、疲劳、咳嗽,甚至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和脓毒性休克。其主要的传染途径,包括短距离的飞沫传播,接触患者呼吸道的分泌物或者密切接触已感染的患者。因此,如果出现身体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平时还应佩戴口罩、勤洗手,以预防该疾病。总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不是非典,但因其传染性较强,目前已发现上百例确诊患者,需引起重视。
主要的后遗症是肺部疾病。严重或极其严重的患者可能会出现肺纤维化,然后肺纤维化可能随着时间的延长而逐渐消失。而轻度患者不会出现后遗症。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中药治疗方案是采用湿邪郁肺等。患者在感染冠状病毒肺炎后会出现咳嗽和身体乏力,肌肉酸痛等症状,可以使用藿香和柴胡还有茯苓等药物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进行调配熬制,能够起到化湿解毒的功效,同时也能够起到抗病毒的作用。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感染科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由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引起的,虽然患者主要症状为发热,乏力和干咳,呼吸困难等症状,但是少数患者可出现鼻塞,流鼻涕,咽痛,腹泻等少见症状。因而在疫情流行季节,当出现流鼻涕时,不要简单的认为为鼻炎,普通感冒。应及时去医院检查就诊,主动向医生说明自己的流行病学病史,其他主要症状以及发病过程。必要时完善血常规,降钙素原,胸部CT等检查,以排除是否存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建议日常生活中要多吃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来补充自己的营养,加强体育锻炼来提高自己的免疫力。
住院后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体内抽取血液有几个目的:1、了解血常规。所谓血常规是指病毒感染后淋巴细胞的变化,因为淋巴细胞是机体的免疫细胞,可以产生许多抗体。对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血常规的特征是淋巴细胞逐渐减少。2.生化检查主要是检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是否有肾功能改变和肝功能改变;检查心肌酶的情况,检查心肌是否有损伤;检查D-二聚体,看看凝血是否是高凝状态。3、明确是否存在新的冠状病毒感染,或通过核酸检测试剂盒进行相关检测,明确是否存在新的冠状病毒感染。对于重症患者,需要检查的项目更多,例如,很有可能动态监测血气变化,因为肺部感染后,肺功能主要明显受损,直接反应是血气变化。所谓血气变化是指血氧、血二氧化碳、代谢性酸中毒等。应动态监测血气。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由2019年底在中国湖北省武汉首次出现的冠状病毒引起的。目前还没有关于病毒来源的最终结论。中国和世界其他地区的科学家和学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数据比较分析。他们认为这种新型冠状病毒是野生动物,最有可能的一种是中华菊头蝠,因为一些研究数据表明,这种新型冠状病毒与蝙蝠中的非典样冠状病毒的同源性超过85%。这种新型冠状病毒是迄今为止第七种能够感染人体的冠状病毒,可以在人与人之间持续传播。主要传播途径是呼吸道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病毒感染人体后,主要引起各种呼吸道症状。老年人和患有基本疾病的人预后不良,病情危重,死亡率高。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会反复发烧的。发烧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主要症状,但部分在发病过程当中大多数为中低热,甚至无明显的发热,还有发病比较轻微的患者,在早期并没有明显的发热现象,所以不能单纯以反复发热为诊断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标准。
2019年冬季,武汉爆发了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陆续出现了因感染新型病毒造成肺炎的病人。排除流感、禽流感、非典、中东呼吸综合症后,检测出一种此前从未在人体中发现的新型冠状病毒,是第7种可以感染人类的冠状病毒。2020年1月12日,世界卫生组织正式将这种新型冠状病毒命名为“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2020年2月7日,国家卫健委决定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暂命名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英文名称为“Novel Coronavirus Pneumonia”,简称“NCP”。2月11日,世界卫生组织(WHO)将其命名为2019冠状病毒病,英文名称为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2月21日国家卫健委发布《关于修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英文命名事宜的通知》,决定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英文名称修订为“COVID-19”,与世界卫生组织命名保持一致,中文名称保持不变。
2019年12月,“新冠肺炎”在武汉出现;2020年1月7日,经全基因组定序确认为引起这次疫情的病毒为“新型冠状病毒”;2020年1月12日,世界卫生组织将其暂时命名为“2019-nCoV”(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代表发现此病毒的年份,n代表新型,CoV为冠状病毒(Coronavirus)的英文缩写;2020年2月7日,国务院决定,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暂命名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英文名为“Novel coronavirus pneumonia”,简称“新冠肺炎”,英文简称NCP;2020年2月11日,世界卫生组织(WHO)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命名为2019冠状病毒病,英文名称为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2020年2月21日,国家卫健委发布《关于修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英文命名事宜的通知》,决定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英文名称修订为“COVID-19”,与世界卫生组织命名保持一致,中文名称保持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