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甲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感染科
可以用酒精擦拭室内的用品,因为酒精能够很好的消灭新冠感染的病毒。
外出的时候一定要戴口罩,口罩可以隔绝大部分的病毒,这样能有效的预防病毒进入呼吸系统导致身体出现不适的症状,饮食方面一定要吃一些熟食,肉食之类的一定要保证十分熟。
聊城市人民医院 普通内科
1、尽量减少外出活动,避免去疾病流行区,减少聚会,避免去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如车站、超市、商场等。2、做好个人卫生防护,外出一定戴口罩。保持双手卫生,外出后、咳嗽手捂之后、饭前便后,用洗手液或肥皂,流水洗手,或者使用含酒精成分的免洗洗手液。3、主动做好体温监测,有异常不适及时就医,排除感染病毒的风险。
中华预防医学会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专家组2020年2月18日在中华流行病学杂志上发表论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病学特征的最新认识》,文中明确指出:目前为止,病毒样本之间的全长基因组序列几乎完全相同,提示病毒未发生明显的变异。对新型冠状病毒的密切监测也表明,不论是环境中分离的病毒,还是前期在人体中分离的病毒,再到近日分离的病毒,均未发现明显的变异。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皮肤科
2月以来,多地出现无症状感染者,首先我们要知道什么是无症状感染者,根据《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监测方案(第五版)》规定,无症状感染者即无临床症状,但呼吸道标本新型冠状病毒病原学检测阳性,这就是说,在某些人的机体里感染了病毒,但是他自己没有临床表现,及不发热也不咳嗽,甚至他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得病了,因此,这种人会在无意间通过接触、飞沫等方式传播病毒。出现了无症状感染者,可以证明该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隐蔽和传播力都很强,会给防控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和复杂性。因此,国家对疫区的人员提出了100%的核酸筛查工作,这样可以检测出无症状感染者。目前,我国多家企业也完成了胶体金新冠状病毒快速检测试剂盒的研发,这种试剂盒只需要15分钟就可判断检测者是否感染。相信很快就能上市,当然也就可以将所有无症状感染者筛查出来。对于已经发现的无症状感染者者需要对他们进行隔离,并定期进行病毒核酸检测,当机体免疫系统完全清除了病毒后就可以解除隔离了。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骨科
3m9001v性能符合GB2626-2006KN90防护级别(对非油性颗粒物及粉尘过滤效果大于90%)。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2020年2月5日公布的口罩防护建议,目前没有找到关于此类技术标准的口罩的防护建议。
山东省立医院 呼吸科
霍尼韦尔h930v口罩从产品介绍得知,符合国家检测GB2626-2006标准认证,防级别为KN95,是疾病预防控制局发布的对于高风险暴露人员的防护建议,对于预防新型肺炎有一定的防护作用。口罩的佩戴方式,请仔细查看使用说明之后再佩戴。
3m9041v能预防新型肺炎,但建议佩戴没有呼吸阀的口罩,民众可以佩戴一般的医用口罩就可以起到预防冠状病毒的作用,同疑似病例患者接触较多的建议使用N95以上级别口罩进行防护。
此次出现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已被国家列入乙类传染病,并已采取甲类传染病防控措施。它可以在人与人之间传播。无论年龄和性别,人们都容易被感染。感染后,老年人、体弱者和潜在疾病患者的症状将更加严重。临床上没有特效药,84消毒剂和75%酒精可以杀死活病毒。可通过呼吸道飞沫、接触、感染者粪便等传播。潜伏期为2-14天,潜伏期也是传染性的。因此,平时应戴医用口罩,注意防护,尽量减少出门。
中日友好医院 眼科
3M9002口罩为防颗粒口罩,可有效过滤不低于90%的非油性颗粒物,对空气中的飞沫、分泌物、体液等有阻隔作用。符合国家标准GB2626-2006,是官方发布的口罩防护建议之一,对于预防新型肺炎有一定的防护作用。请认准其生产执行标准和防护级别。根据疾病预防控制局发布的不同人群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口罩选择与使用技术指引,防护口罩执行标准有: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YY/T 0969)、医用外科口罩(YY 0469)、颗粒物防护口罩(GB 2626)、医用防护口罩(GB 19083)、防护面具(加P100滤棉)。
3m9501v口罩是属于N95级别的专业型口罩,它本质就是属于防病毒类的口罩,对于目前流行的新型冠状病毒是有较好的防护,建议3m9501v口罩戴4-6个小时就要更换,如果没有长时间外出可以用久些,但总体的时长是不可以超过4个小时。因为在超过四个小时后3m9501v口罩的防护窗聚集到的微尘、细菌都会比较多,它已经失去了防护作用,且人们戴着也会感觉到呼吸出现困难、不透气等问题。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骨科
3m9002v性能符合GB2626-2006KN90防护级别,对非油性颗粒物及粉尘过滤效果大于90%。咳嗽、讲话、打喷嚏时产生的飞沫,是很多病毒的重要传播载体。口罩能够阻挡飞沫进入口腔和鼻腔,预防病毒感染。目前没有在相关官方网站找到关于此类技术标准的口罩的防护建议。
棉质口罩、活性炭口罩、海绵口罩原则上对预防新型冠状病毒的作用不大,这些口罩的致密度不足,病毒可以自由的通过口罩而侵入人体。因此,建议在当前疫情严重的情况下,尽可能选用专业的防病毒口罩,包括医用外科口罩或者N95防护口罩。一般在专业口罩封面都会清楚表明是否具有防病毒的功效,选择这样的口罩应该是没有问题的。还应注意经常更换口罩,避免长时间使用同一个口罩,注意口罩的佩戴方式,正确的使用口罩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9600口罩是防护等级为KN90的口罩。按照国家标准,防尘口罩分为KN90、KN95、 KN100三个等级,其中三个防护等级的防护效率分别为90.0%、95.0%、99.97%, 等级越高越能够顾有效的防尘。选择口罩时,可根据使用环境进行有区别的选择口罩。据报道新型冠状病毒的直径约为0.1um,但因为其需要附着在唾液等飞沫上,所以其空气动力学直径要大于2.5um。而对于医用外科口罩,以及N90、N95这样的防霾口罩,其检测方法都是一致的,评价的都是其对平均直径为0.075+0.02um颗粒的过滤效率,也就是空气动力学直径0.3um。所以0.3um能防,更不用说大得多的2.5um了。因此,9600口罩对预防新型肺炎有一定的防护作用。
3M9001v口罩其正规的称呼是3M 9001v防颗粒物口罩,该防护口罩使用了3M专有的高效静电滤棉技术,满足标准规定的过滤效率性能;可调节鼻夹和鼻垫能帮助不同使用者达到良好的脸部密合,并减少导致眼镜起雾的可能性;采取头带佩戴方式,具有可靠的佩戴稳定性,本口罩能够帮助降低对空气中某些微生物颗粒物(如霉菌、炭疽杆菌、肺结核分支杆菌)的呼吸暴露。2019新型冠状病毒主要靠飞沫在空气中的传播的。3M 9001v防颗粒物口罩能起到一定的隔离防护作用。预防新型肺炎请注意少出门、戴口罩、勤洗手、多通风、不聚集等防护措施,不只是戴口罩。
目前疫苗仍在研发中。现在已经开始进行新型冠状病毒的疫苗研发工作,并且已经将病毒成功分离出病毒,还在继续筛选毒病株子。此外,中国疾控中心也在加紧研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药物筛选工作。具体疫苗和特效药什么时候出来,应以官方发布时间为准。
9300口罩防护级别为KN90,可用于防粉尘、防雾霾等防护,属于一次性口罩。针对日常防护9300口罩可以起到一定效果,如医护接触感染病人的高暴露风险人员,则应佩戴专用的KN95口罩。请认准其生产执行标准和防护级别。根据疾病预防控制局发布的不同人群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口罩选择与使用技术指引,防护口罩执行标准有: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YY/T 0969)、医用外科口罩(YY 0469)、颗粒物防护口罩(GB 2626)、医用防护口罩(GB 19083)、防护面具(加P100滤棉)。
目前,目前尚无新冠肺炎的特效药。继康复患者的血浆疗法后,科技部生物中心表示,磷酸氯喹对新冠肺炎也有一定疗效。磷酸氯喹是抗疟药,已在临床上用了70多年。临床上我们非常确定地看到了它对新冠肺炎的疗效,且未发现和药物相关的严重不良反应。专家组一致认为该药用于广泛人群治疗的安全性是可控的。基于前期开展的临床研究结果,可以明确磷酸氯喹治疗新冠肺炎具有疗效,基于当前临床救治的迫切需求,专家一致推荐应尽快将磷酸氯喹纳入到新一版的诊疗指南,扩大临床适用范围。相关用药及治疗方案请参考官方最新指南。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四版)》的内容中,我们可以看到,槟榔是被列入推荐的处方中的一味药材而已,并不是只要嚼槟榔就有作用了,有评论提醒,药用槟榔为大理石状花纹的海南子的种子,咀嚼用槟榔则为黑色的槟榔壳,二者是不同的。入药与直接咀嚼也是完全不同的,切勿断章取义!此外,槟榔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一级致癌物,因为嚼槟榔患口腔癌的数不胜数,请远离槟榔。
冬季和春季是呼吸道传染病和肺炎发病率高的季节。在此期间,应注意避免去人流密集的地方。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勤通风,必要时进行环境和物品消毒,出门时戴上口罩。除了戴口罩防飞沫外,还应该注意,病毒是通过手部接触、揉眼睛、抠鼻子和摸嘴巴来感染和传播的。必须密切关注发热、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症状,应及时到指定医院就医。
35.5度不属于发热情况,也不考虑新型冠状病毒,然而,并非所有新型冠状病毒患者都有发热情况,新型冠状病毒的主要特征是发热、干咳、疲劳等症状。新型冠状病毒的主要诊断依据是呼吸道标本、血液核酸检测和基因测序等检查。所以,保证充足的睡眠,营养均衡,合理运动,增强身体抵抗力,才能抵抗疾病的入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