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甲 山东省立医院 血液科
中性粒细胞有杀菌抗菌的作用,若是中性粒细胞计数和白细胞计数是正常的,中性粒细胞比例偏低,一般是没有什么特别的意义。
若是中性粒细胞偏低并且白细胞总数也有降低,淋巴细胞比例也会升高,这可能和流感、普通感冒有关系。若是淋巴细胞计数以及中性粒细胞比例、白细胞总数减少,这可能是因为化疗而引起的骨髓抑制。
山东省立医院 血液科
平均血红蛋白含量偏低或许是因为缺铁所造成的缺铁性贫血,平均血红蛋白含量属于血常规中红细胞系统的观察依据。如果单是平均血红蛋白含量比较低,其他指标属于正常范围,那么临床意义并不大。假如还有红细胞计数下降,血红蛋白浓度降低,平均红细胞体积也出现了下降,可能是因为缺铁性贫血造成的。这个时候可以检查一下血清铁。除了缺铁性贫血之外,地中海贫血也会导致平均血红蛋白含量偏低的状况,因此还需要做一下地贫基因检测,这样方便排除地中海贫血。
提醒机体出现部分感染现象以及患有血液系统类的疾病如白血病的依据主要是中性粒细胞数偏低,这类病症主要是由化学、物理因素过度损伤,机体存在自身免疫性疾病或药物刺激以及受到辐射等多个原因导致而形成的。概括性的来讲,中性粒细胞数量偏低通常都意味着机体处于不健康的情形中,患者应该尽力回想自己的服药类型,因为很可能是没注意到一些药物对机体产生的伤害,要查明哪些药物可能导致中性粒细胞数的减少。最多见的是出现部分感染现象,简单来说无论是真菌、病毒,以及细菌和各种病原体在进入机体后,均会引发中性粒细胞数量发生变化。不管数量增加还是减少,都应找到具体病因,进而方便接下来的医治。
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偏低是正常的,有可能是患者自身的中性粒细胞数量就很低。中性粒细胞百分比的数值并不是非常重要的,主要还是看一看中性粒细胞的绝对值,这样才能反映出来患者的健康。如果绝对值偏低,很有可能是局部感染引起的。患者最好先到医院做个检查,明确病因。
一般血常规提示淋巴细胞比例为20%-40%属于正常,淋巴细胞比例偏高偏低都属于异常现象,主要见于激素类药物使用、长期接触射线导致骨髓功能异常以及免疫缺陷病,都会引起淋巴细胞的比例偏低。如果是轻微的指标偏低,可以不用特别处理,定期做好复查,如果合并其他症状,可以住院完善检查后予以对症处理。
很多原因都会引起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偏高的。一些患者长期口服激素类的药物,或者本身患有免疫系统疾病,这些都会导致患者的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偏高的。还有一种情况可能就是患者得了骨髓增殖性疾病。例如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就会导致患者的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偏高,不过这种情况是比较罕见的。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普外科
谷草转氨酶偏低不需要特别担心,其正常值0-45单位每升。营养不够、过于劳累、连续熬夜或者饮食过于油腻辛辣都有可能导致该数值偏低,只需要注意饮食和保持充足睡眠即可。若是谷草转氨酶升高则需要提高警惕。这种酶大多存在于人体的心肌、骨骼肌、肝脏和肾脏等组织内,该数值会作为心肌梗塞和心肌炎的参考。所以肝脏损伤、肌炎或肌肉损伤等都会可能导致谷草转氨酶偏高。
山东省立医院 全科
体温过低通常发生在身体产生的热量少于辐射的时候。生理上,它通常是由于长时间呆在寒冷的环境或不利的保暖措施。如果是这个原因,一旦与当时的环境分开,体温往往可以恢复正常状态。在临床工作中,体温过低通常是由身体虚弱、免疫力低下、缺乏营养等反应引起的同时,体温过低可能还需要结合一些临床检查来阐明具体原因。可能是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或甲状腺功能减退。有必要去医院的内科做一次全面检查。应该有可能找到一些积极的发现,并在确定病因后选择有针对性的治疗。平时,要加强运动,注意避免过度劳累和熬夜,保持良好的心情,计划合理的饮食,补充一些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同时,它还可以给中医以调理身体,并可以补充一些补气血、壮阳的食物,如羊肉、狗肉、枸杞等。
患者出现淋巴细胞偏高以及中性粒细胞偏低时,引起的原因有很多种。比较常见的有:一是病毒感染的原因,患者受到了流感病毒或者是风疹病毒的感染。当身体被病毒感染后,免疫力下降,中性粒细胞数量冰会减少,从而淋巴细胞就会偏高以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偏低。二是身体在接受了化疗、放疗后,骨髓的造血功能就不能正常的提供大量的中性粒细胞,就是会引起淋巴细胞偏高和中性粒细胞偏低的现象发生。三是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等症状,会导致外周血中出现淋巴细胞数量偏高。淋巴细胞在骨髓中开始大量的增加,并会释放到外周血中,就会导致外周血中淋巴细胞数量大量偏高和中性粒细胞数量出现降低的情况。
对于成年人来说,外周血中中性粒细胞占有的比例大概是50%到70%,如果是淋巴细胞,占有的比例就是20%到40%,儿童的情况就是相反的,婴儿血中中性粒细胞占有的比例低,淋巴细胞占有比例高,后期随着年龄不断上升,中性粒细胞比例会逐渐上升,淋巴细胞比例会逐渐下降,大概六岁期间跟成人就很靠近了。如果六岁以下有出现中性粒细胞偏低的情况,这种是正常的。如果是成人出现中性粒细胞偏低,通常都是病毒感染造成,等到感染控制之后就会恢复正常。或者是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等造成,当白血病细胞在骨髓之中大量繁殖,然后会释放到外周血里面,从而导致中性粒细胞比例变低,淋巴细胞的比例增多。
如果患者的白细胞数量是正常的,中性粒细胞比较偏低,这有可能患有骨髓方面的疾病。如果患者的白细胞本身就比较偏低,中性粒细胞也比较低,往往有可能就是病毒导致骨髓移植关系。患者最好要到医院做个骨穿来明确诊断。如果是因为病毒感染引起的,将病毒感染治疗好之后,中性粒细胞就会恢复正常。
中性粒细胞比例偏低的原因有很多,一般的病毒感染、伤寒、疟疾、黑热病都会导致比例偏低。另外一些药物的使用,例如抗甲状腺药物、镇痛药物也会出现这种情况。对于非感染性的疾病,例如甲亢、脾功能亢进也会导致中性粒细胞比例偏低。其实这个数值偏低,并不会有明显的症状,也不需要特别的处理。如果有些患者出现了一些不舒服的症状,数值明显偏低,那么需要咨询医生,选择服用一些药物进行治疗。但是大多数这种情况下不需要特别的担心。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主要是血常规里面红细胞系统的一个判断指标。正常情况下,它和红细胞计数还有血红蛋白浓度、平均红细胞体积,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都是作为贫血的诊断标准。假如红细胞计数出现了下降,血红蛋白浓度已经变低,可能是病人贫血造成的。如果发现平均红细胞体积也下降了,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也比较低,可能是因为缺铁性贫血造成的。需要进行铁剂补充的,吃一些含有铁元素的食物。假如指标都是正常的,而单单是一项指标不正常,那么不用太担心。
嗜酸性粒细胞主要具有一些杀伤细菌以及就是寄生虫的功能,有的时候像一些免疫因素或者过敏性疾病会导致嗜酸性粒细胞的升高。在正常情况下,血液中嗜酸性粒细胞的数量也是周期性波动的,早上起来数量比较少,到中午,下午的时候数量就会比较多,如果减少一般来说意义并不大,则在这种情况下应检查其他检查结果。如果其他检查都是正常的,这个检查是没有明显的意义的。因此如果没有症状可以先观察,必要的时候再复检。嗜酸性粒细胞的比率应该在0.5%到5%中间,比这个小是叫嗜酸性粒百分比低,还是有一些异常的,主要见于一些急性传染病或某些激素的应用等。
低密度脂蛋白偏高其实是机体的一种警醒,这种蛋白含量很高的话,肝脏内的胆固醇会被它运输到肝外,被运输出来的胆固醇不断累积在血管上,长期以往会让动脉逐渐硬化。如果不加以控制这种蛋白的含量,可能会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所以在临床上,医生会特别关注这个蛋白的数值,如果偏高了医生要及时调整用药。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心血管内科
要想知道低密度脂蛋白偏高是怎么回事,首先要对血脂成分有一个简单了解,血脂主要成分有三类,其一为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其二为甘油三酯以及极低密度脂蛋白。其三为高密度脂蛋白。这三者之中造成动脉硬化,血管堵塞原因,最为密切者为低密度脂蛋白和胆固醇,而体内高密度脂蛋白为越高越好,其属于好的胆固醇。从而可以得知低密度脂蛋白为坏的胆固醇。由此可见,低密度脂蛋白偏高,通俗讲为血脂异常类型,易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所以出现低密度脂蛋白偏高,应结合患者其他检查情况,积极给予有效措施进行干预。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检验科
单核细胞偏低这种检查结果主要出现在血常规检查中,血常规检查包括白细胞,红细胞以及血红蛋白和血小板等项目,其中单核细胞是白细胞中最大的一个,是人体自身免疫防御系统中的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且单核细胞本身在人体内的数目就比较少。因此在血常规检查中如果单纯的发现单核细胞数值偏低的话并没有比较具体的临床意义,但是不代表完全没有问题。建议患者可以先定期的随访复查一段时间,如果发现单核细胞数值继续下降的话则说明患者的血液可能出现了某些问题,要注意定期复查。最后建议患者在平时的生活中要注意保持规律的生活习惯,尽量不要过度劳累,可以适当的参加一些户外的有氧运动以提高身体的免疫能力。
产生肌酸激酶偏低的原因一般是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肌肉逐渐流失,导致肌肉产生了无力,从而出现了肌酶偏低的现象。当人身体出现平滑肌和心肌方面的炎症,肿瘤等疾病,肌酸激酶往往会升高,因此,肌酸激酶偏低在一定程度上也代表了平滑肌和心肌并没有炎症和肿瘤现象的产生。肌酸激酶偏低是肌肉含量明显下降的一个提示,因如果肌酸激酶偏低,就会出现肌肉流失无力的现象。在临床上,肌酸激酶偏低并不常见,但是如果身体缺乏运动,长时间的久坐等情况,有可能会导致肌酸肌酶偏低。因此生活中我们需要加强身体锻炼,防止身体出现类似的现象。
一般在临床上把抽血化验时,患者血浆当中白蛋白低于35克每升,叫做是血白蛋白下降。白蛋白通常是在肝脏当中合成的。发现白蛋白偏低,可能会和各种肝脏疾病有关,比如肝衰竭、肝硬化。这些疾病会使得患者肝脏的合成蛋白能力明显下降。当然也可能是肾脏当中有大量白蛋白漏出,这时就可能会和肾病综合症有关,主要包括原发性的肾病综合症以及继发性肾病综合症。由于大量的白蛋白通过尿液漏出,就会使得血浆里面的白蛋白明显低于参考值。也可能是由于各种慢性疾病消耗了血液里面的白蛋白,像是肺结核、各种肿瘤。在临床上首先需要寻找到白蛋白低的原因,这样才能够方便对病因做治疗。
人体是恒温的。一般来说,体温在36到37度之间波动。人体体温包括深部体温和浅表体温。深部体温,像体内的温度一样,是相对恒定的,而浅表体温,像口腔或腋窝的温度,变化相对低于深部体温,而且变化会更大一些。一方面,体温过低可能是由遗传因素引起的,父亲和母亲都有体温过低的情况,孩子也可能体温过低。另一方面,患者如果是处于排卵期的女性,那么她的体温通常会低,同时她的泌尿和泌乳素水平也会增加,有多囊卵巢或卵巢功能不佳,女性也可能出现体温过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