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甲 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 儿科
新冠病毒治愈后理论上是存在再次感染的可能性的,但是概率是微乎其微的,最有可能的是患者体内仍然存有新冠病毒而没有被检测出来。
《新冠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五版)》的出院标准为:连续两次、间隔超过24小时的核酸检测结果为阴性。
出院患者现在检测为阳性的可能性有两种:
一、虽然患者已经痊愈,但可能体内存有病毒但没有症状,只是病毒数量很少没有检测出来。
二、是患者体内病毒并不少,超过采样下线,但由于采样或及检测中出现失误导致结果为阴性。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感染科
有的,截至2020年2月13日,德国有16例确诊病例都是白人这两起事件是在德国从武汉撤离华侨后得到证实的。其他人与一家名为webasto的公司直接或间接相关。最初几个人是被一位从上海到德国出差的中国同事感染的。他们一起参加了三四天的会议,然后他们中的一些人把会议传给了他们的家人和朋友。在这位中国同事出差之前,她的父母从武汉到上海看望了她,但在出差期间没有发现任何症状。他们只是在返程航班上感到发烧,在着陆后才被诊断出来。
发热现象十分多见,许多患者过于紧张或者过于轻视,都是不对的。积极处理发热病因为解决发热最佳办法,也是最根本的办法。发热常见感染性发热。感染性发热感染源不同选择的药物大有不同。发热伴脱水患者应进行补液治疗,如果存在药物反应,应立即停用药物,并搭配抗过敏治疗。发热是自身免疫系统的一种保护机制,目的在于清除感染源,所以对于感染性患者若非严重,不是一般不急于使用退热药,但一定要取得患者配合和理解。高热患者必须降温,可使用物理降温如冰袋,可将冰袋放置在头部、腹股沟、腋窝。值得注意的是,冰袋需用干毛巾包裹后使用。另外的物理降温方式有酒精擦浴。此外有药物降温,高热患者可用退热药有阿司匹林、柴胡注射液、安痛定注射液、也可选用安乃近滴鼻液。高热不退者,可用糖皮质激素激素,如地塞米松,糖皮质激素治疗疗效显著,但过量使用有增加感染风险、导致内分泌紊乱等不良反应,应规范使用。
乙肝携带者是具有一定传染性的,乙肝病毒携带者在感染乙肝病毒后,往往体内的免疫识别和免疫清除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并且其肝脏功能都是正常的,身体也没有出现炎症损伤和肝脏纤维化的情况,这种情况患者就属于乙肝病毒携带者。而很多处于青少年阶段的乙肝病毒感染者,症状表现为大三阳,肝功能方面也正常,这也属于乙肝病毒携带者。因为是大三阳,患者体内的病毒复制会相对活跃,病毒的载量也较高,这类患者的传染性就会非常强,因此,大多数乙肝病毒携带者都是有传染性的。
山东省立医院 口腔科
拔智齿它是存在有一定风险的,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感染风险,智齿在拔除之后出现局部感染是比较常见的,最主要是因为智齿它处在口腔后,紧邻于下颌间隙的位置,感染很容易出现扩散。再加上拔除智齿,手术比较复杂,时间比较长,因此更增加了术后感染的可能性。同时也可能会引起干槽症;2、颌骨骨折的风险,智齿在拔除的过程当中,往往需要劈开牙齿进行去骨操作。因此在拔牙的过程当中,无法避免使用劈、凿等方法。如果防护不当或自身解剖结构因素等,就很可能会引起颌骨骨折;3、下颌神经管受损的风险,多数智齿距离下颌神经管都比较近,因此在拔智齿手术的过程当中,很可能会引起神经受损,而出现面部麻木、嘴唇麻木、牙齿麻木等情况;4、牙根未完全拔除,智齿由于位置的影响,在拔除的时候很容易残留牙根。
乙肝五项中的五个项目所代表的临床意义是不同的,例如,乙肝表面抗原是乙肝病毒携带者的标志;乙肝表面抗体就表明身体对乙肝病毒有很好的免疫力,基本是不会再感染乙肝病毒的;乙肝核心抗体提示身体感染过乙肝病毒或者是正在感染乙肝病毒;并且不同项目的组合也有不同的临床意义。乙肝大三阳:表面抗原联合乙肝e抗原,还有乙肝核心抗体乙肝小三阳:乙肝表面抗原联合乙肝e抗体,还有乙肝核心抗体乙肝五项检查能够提示检查者是否需要接种乙肝疫苗,若五项全部都是阴性,则需要打乙肝疫苗。具体情况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处理。
山东省立医院 全科
小细胞肺癌是恶性程度最高的肺癌类型。其细胞倍增时间仅有33天,较之肺鳞癌98天、腺癌108天明显为短。这也决定了其临床特点,即病情进展快,很早就发生血性转移,从而失去治愈机会,所以疗效差,死亡率高。我们从80年代治愈了一部分小细胞肺癌,其中有些病例已经进入晚期,但经过悉心治疗,仍然取得治愈,现报道如下: 韩某,男,38岁,陕西周至县人,宁东林业局伐木工人。1983年因干咳嗽经病理诊断小细胞肺癌。给予CONP方案化疗6个周期,期间配合放射治疗后痊愈21年,直至2004年因糖尿病并发脑溢血死亡。 项某,男,32岁,陕西宝鸡人。1984年因怀疑肺结核,在当地某市级医院行肺叶切除术,术后病理报告确诊为小细胞肺癌,随来西安行术后化疗。经给与ECHO方案化疗2疗程后痊愈,随访20余年仍健在。 任某,男,61岁,西安市人,退休工人。2003年因咳嗽咳痰带血丝来我院检查,经病理诊断小细胞肺癌。给予EP方案化疗6个周期,中间配合局部放疗加PCI后取得完全缓解,随访13年至今仍健在。 尹某,男,48岁,西安市郭杜镇人,农民。因咳嗽,气短,呼吸高度困难,不能平卧,并面部高度浮肿,在我院诊断小细胞肺癌合并上腔静脉综合症。给予EP方案急诊化疗后,次日呼吸困难缓解,继续至6个周期化疗,中间配合放疗后所有症状消失,肿瘤完全消退。随访至今7年健在。 目前,小细胞肺癌治疗后最高三年生存率35%(所有小细胞肺癌病例),5年存活率5%(局限期――肿瘤局限于胸腔内者)。中位生存期6个月。本文4例小细胞肺癌病例取得治愈,说明经过悉心治疗,部分病例即使到了晚期仍然是可以治愈的。关键是要抓住以下几点:1、增减信心,积极治疗;2、合理治疗。就是要仅仅抓住每个具体病例,科学合理地制定治疗方案,以化疗为主,及时配合放疗、甚至手术(一般情况不考虑手术)。这里治疗策略是至为重要的。在整个治疗方案实施过程中,病人和医生,都是治愈的关键因素。治疗有一定的风险,医生须要精心安排,敢于担当,患者要支持医生,勇于配合。相信会有更多的患者取得治愈。
人们一生中会感染许多病原微生物,包括病毒。病毒感染人体后,绝大多数病例将被消灭而无任何临床症状,并获得相应的免疫能力。因此,当成年人检查巨细胞病毒抗体、EB病毒抗体和甲型肝炎病毒抗体IgG时,绝大多数人可以发现以前曾被感染过。这些抗体是阳性的,所以它们是绝大多数病例。有症状的病毒感染需要根据具体的病毒来确定。此外,还需要确定它是原发性感染还是继发性感染。例如,流感病毒感染人体后可引起发热、打喷嚏、流鼻涕、咳嗽、咳痰和咽痛,而这些全身性发热症状和呼吸道症状主要包括上呼吸道。如果是水痘病毒感染,第一次感染会引起全身发热和皮疹,如果是再感染,只会在神经支配部位引起皮疹。因此,人体感染病毒后的症状应根据病毒的具体类型以及是原发感染还是继发感染来判断。
聊城市人民医院 普通内科
也有可能会,就目前来看,山东、辽宁、浙江、山东、河南、湖北、广东、陕西等至少8地出现无症状感染者。也就是说,不论曾经是否去过湖北、接触过湖北来的亲友、接触过明显症状的患者,但去过酒店、商场等公共场合,乘坐过大型交通工具,参加大型聚会,都有被感染的风险。因为每个人都无法确认对方是否是病毒携带者。预防传染,要从远离人群、做好个人防护做起。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皮肤科
很多人对接吻感染艾滋病的几率很好奇。首先需要知道的是,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只有三种,母婴传播、血液传播、性传播。光是接吻的话,理论上来说感染艾滋病的风险是很小的。如果接吻的双方口腔内有伤口或者有口腔溃疡,并且都在流血,双方的伤口相互接触时间过长,那就有可能感染艾滋病。如果是日常生活中的礼节性接吻,基本上是不会感染艾滋病的。
一般来说,成年人不需要接种乙肝疫苗,因为:首先,我国乙型肝炎病毒的感染率很高,约为60%,也就是说,那些没有接种乙肝疫苗之前可能有60%的风险已经感染了乙肝病毒,乙肝的反应主要是通过两个半或乙肝五项定量测试核心抗体,大部分的人口感染乙型肝炎病毒后,不容易成为慢性乙型肝炎病毒载体,许多人可以清除病毒,所以有些人在清除病毒后可以产生表面抗体。第二,即使正常人从来没有感染过乙肝病毒,也没有接种过乙肝疫苗,那么正常的免疫是健全的。一旦感染病毒,体内就会产生乙型肝炎病毒的清除,所以一些抗体不易进入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体内。目前的疫苗指南一般不太赞成年人注射乙肝疫苗。
成年人主要是通过血液和体液传播艾滋病的,不同的传播方式感染的概率是不一样的。其中风险最大的就是输血,如果输血对象输入的血液中有HIV病毒,那感染的概率在90%以上。其他方式相比输入概率要低的多,在性行为中,同性肛交的受体方感染风险是最大的。异性性交女性的风险比男性的大。口交也有风险,但是相对于其他性交方式,概率要小得多。
造成肺部感染的因素比较的复杂,有细菌性感染、真菌性感染、也有病毒性感染或者是支原体感染,所以肺部感染也是较为多见的感染性疾病之一。如果出现了肺部感染的情况,一般的医生会根据平常的经验进行大概的分类,然后再通过进一步的检查确定是哪一种类型的病人。如果是细菌性感染就要使用抗生素之类的药物进行治疗,同时还加入最好好消炎药同时治疗。那么如果是支原体感染,就可以使用红霉素一类的抗生素进行治疗,这种类型的抗生药物对支原体感染的肺部感染有较好的治疗效果。那么如果是真菌性的肺部感染,则要选择使用具有抗真菌功能的药物。因此肺部感染一定要确诊是哪种类型的感染,才可以及时的对症下药。
幽门螺杆菌感染90%可通过常规治疗治愈。但幽门螺杆菌感染治愈后也可复发。从国内来看,2002年国内有一项调查,大约五年的复发率为8.7%。幽门螺杆菌的复发又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复发,另一种是再感染。再感染指的是原感染的幽门螺杆菌被复活,再感染指的是另一种幽门螺杆菌的再感染,其实在复发的患者中再感染的情况一般比较少见,复发的病例中约有1% ~ 3%是再感染。幽门螺杆菌的重新激活与以上几种情况有关。 第一是原胃幽门螺杆菌治疗后,一小部分可潜伏,未完全清除,适当时复发。 第二种是口腔内的幽门螺杆菌脱落,进入胃部,重新感染。第三个条件与个人的环境有关。例如,治疗前餐具没有完全消毒,治疗后餐具上的幽门螺杆菌又重新感染。和其他家庭成员没有检查治疗,他治愈了但其他家庭成员感染。以上问题仅供参考。具体用药和治疗请咨询医生。
甲型肝炎是一种急性病毒性肝炎,一般是通过吃不洁净的东西,主要临床症状是吃坏的恶心和呕吐,没有力气,有些人也可以有眼黄、尿黄的临床症状,通常感染了甲型肝炎,保肝治疗一周两周是可以治愈的,不容易回到甲型肝炎感染。乙型肝炎是慢性肝炎,感染乙型肝炎病毒,可以通过保肝、抗病毒治疗加以控制,但乙型肝炎很难完全治愈,只能控制,所以如果乙型肝炎达到抗病毒的标准,需要长期抗病毒治疗。而甲肝一般治愈后不会再感染甲肝,所以甲肝与乙肝最大的区别是急性肝炎,乙肝另外是慢性肝炎,而甲肝又不轻易复发。
乙肝一般是通过血液传播、性传播和母婴传播进行传播的。如果携带乙肝病毒的人检测乙肝病毒DNA,其数值比较高,通常会存在几百万甚至几千万的乙肝病毒,也具有较高的传染性。如果没有乙肝保护性抗体的人和乙肝病毒携带者有血液接触或者性接触,则被传染乙肝病毒的可能性极高。预防乙肝病毒最有效的途径是接种乙肝疫苗,接种乙肝疫苗之后去检测乙肝两对半,如果产生保护性抗体,则可以有效预防乙肝病毒的传染。
乙肝表面抗体大于1000有两种情况:1.身体对乙肝病毒有很好的免疫力的提示,这种状态下,抗体很强,不会再感染乙肝病毒。这种情况也表明乙肝疫苗是很有效果的。2.有乙肝表面抗体的人持续在接触乙肝病毒,则导致抗体的水平持续偏高。以上两种情况,都是良好的,不需要处理,这种抗体能够使抗体的阳性维持在7到9年以上。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消化内科
发现幽门螺旋杆菌的踪迹以后就需要采取药物治疗,可以吃奥美拉唑、阿莫西林,主要是通过四联疗法同时治疗才会有根除的效果。药物治疗半个月的时间,然后停药一个月以后再进行复查就可以了。但是并不是根除以后就说明不会再犯,幽门螺旋杆菌在适应环境中还会有卷土重来的风险。日常见的胃炎、消化不良、胃溃疡、十二指肠炎等稍微严重的肠胃疾病都和幽门螺旋杆菌有关,严重的还会引起胃癌。常见的胃不舒服大多是幽门螺旋杆菌在作怪,而且它还会通过唾液来传播,周围的人很容易被感染。
白色的念珠菌可以引起真菌感染,也就是念珠菌这种疾病,按照不同的发病部位,大致分为食管念珠菌病口腔粘膜的念珠菌性感染和阴道念珠菌病。口腔黏膜上的念珠菌感染,通常选用广谱抗生素放疗糖皮质激素或者化疗等方法,长期治疗便可痊愈。而食管念珠菌性的疾病常发作于患有艾滋病或恶性肿瘤的群体,阴道念珠菌病,具体症状表现是外阴出现豆腐渣样的形态,同时伴有溃疡、糜烂、红斑等等现象发生,假如有上述感染症状,应尽快到医院采取抗真菌方面的治疗。
想要知道孩子有没有感染幽门螺旋杆菌,其实跟成人的检查方法是差不多的,需要做碳13或者是碳14的吹气试验,还有做粪便方面的抗原检测。有消化道方面的症状,那么需要再进行内镜检查,还有病理和快速尿素酶等方面的检测,医院还能够做幽门螺旋杆菌的培养,这样就能够确诊具体的感染情况。不过一定要注意,在确诊之前,不要随意的给小孩子治疗,幽门螺旋杆病是包含感染所造成的胃炎以及淋巴增生性胃淋巴瘤,或者是消化道溃疡等问题,另外不良后果就是比较严重的胃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