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白血病潜伏期多久 白血病的起因是哪些呢
2025-08-27 565 次浏览
王相华主任医师

三甲 山东省立医院 血液科

一、儿童白血病潜伏期多长时间

  白血病它主要就是人体的造血干细胞异常而导致的,所以它的潜伏期也是跟患者的体质是有着一定的关系的,有些患者身体素质好的话潜伏期一般在一个月左右,而有些患者身体素质差的话它的潜伏期就相对比较少一些。

   白血病它虽然是有着一定的潜伏期的,但是在潜伏期的时候患者的身体也是会出现一定的表现症状的,而最常见的就是患者会经常性的出现头晕的情况,同时有些患者还会经常性的出现流鼻血的情况。

   其实患了白血病后它的表现症状是非常的多的,只要在平时的时候稍微注意的话就很容易感觉到的,有些患者在患了这种疾病后他们的皮肤会经常性的出现发紫,如果出现了这种情况的时候就一定要重视起来。

  注意事项:

  在患了这种疾病后也一定要及时的去医院进行治疗,并且这种疾病在治疗的时候也一定要注意合理的饮食,患者本身的抵抗力是非常的差的,所以在平时的时候应该多吃一些提高抵抗力的食物,同时患者在平时的时候也一定要注意休息,如果长期休息不好的话也是会加重病情的。

二、白血病的起因是什么呀

  1、病毒

  早已证实C型RNA肿瘤病毒或称逆转录病毒是哺乳类动物如小鼠、猫、牛、绵羊和灵长类动物自发性白血病的病因。这种病毒能通过内生的逆转录酶按照RNA顺序合成DNA的复制品,即前病毒,当其插入宿主的染色体DNA中后可诱发恶变。

  肿瘤病毒携带有病毒源瘤基因(v-onc),大多数脊椎动物(包括人的细胞)基因体内有与v-onc同源的基因称源瘤基因。

v-onc被整合入宿主细胞的基因体内后可使邻近的基因发生恶变。逆转录病毒的感染也可致源瘤基因激活,成为恶性转变的基因,导致靶细胞恶变。

进入体内的病毒基因即使不含有v-onc,如果改变了基因的正常功能,也有可能引起白血病。

  人类白血病的病毒病因研究已有数十年历史,但至今只有成人T细胞白血病肯定是由病毒引起的。

  2、遗传因素

  遗传因素和某些白血病发病有关。白血病患者中有白血病家族史者占8.1%,而对照组仅0.5%。近亲结婚人群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发病率比期望值30倍。

某些染色体有畸变、断裂的遗传性疾患常伴有较高的白血病发病率,如Down综合征、先天性血管扩张红斑症(Bloom综合征)和Fanconi贫血等。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50%有一种特殊掌纹,称为Sydney线。白血病和HLA抗原型别有某种联系,如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常伴HLA-A2和A9等。

都说明遗传因素和白血病的发病有某种联系,但对大多数白血病而言,白血病毕竟不是遗传性疾病。

  3、放射因素

  电离辐射有致白血病作用,其作用与放射剂量大小及辐射部位有关。一次较大剂量(1-9Gy)或多次小剂量均有致白血病作用。

  全身和放射野较大的照射,特别是骨髓受到照射,可导致骨髓以致和免疫以致,照射后数月仍可观察到染色体的断裂和重组。

放射线能导致双股DNA可逆性断裂,从而使细胞内致瘤病毒复制和排出。放射可诱发急、慢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和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但未见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并且发病前常有一段骨髓抑制期,其潜伏期约为2-16年。

三、白血病的早期症状是什么呀

  白血病的症状,主要跟骨髓内造血功能的破坏有关。由于白血球有穿渗进入组织的作用,部分症状也跟此种特性有关:

  1、骨髓造血功能破坏引起的症状

  (1)容易发生青肿,点状出血:导因于制造血小板的巨核细胞减少,以致血小板缺乏;

  (2)贫血:制造红血球的母细胞减少,导致红血球的缺乏。容易在走动,或运动时发生气喘和晕眩;

  (3)持续发烧,感染经久不愈:大部分的白血球都是血癌细胞,无正常功能,导致免疫力下降,容易受到感染。

  2、血癌细胞穿渗组织引起的症状

  (1)淋巴结肿大;

  (2)骨痛或关节痛:血癌细胞在骨髓内大量增生造成。轻敲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病人的胸骨,常会引起剧烈疼痛;

  (3)牙龈肿胀;

  (4)肝脾肿大;

  (5)头痛和呕吐:血癌细胞穿渗进入中枢神经系统的表现;

  (6)皮肤出现硬块:因为为看起来呈微绿色,又称绿色瘤;(7)心包膜或是肋膜腔积水。

  3、各类白血病的特殊表现

  (1)急性前骨髓性白血病:弥漫性出血;

  (2)慢性骨髓性白血病:大部分病人血小板数目上升,脾脏肿大;

  (3)慢性淋巴性白血病:很少发生在中国人身上,好发的年纪主要是在中年以後,尤其是老年人;

  (4)急性淋巴性白血病:若是导致胸中膈淋巴腺肿大,往往压迫气管,导致呼吸急促、咳嗽;

  (5)成人T细胞淋巴性白血病:因为血中钙离子过高,导致脱水,意识不清,昏迷。四、白血病儿童的护理方法是怎样的

  白血病是血液系统的恶性肿瘤,在我国小儿的恶性肿瘤中以白血病的发病率最高。其治疗及临床长期追踪观察所需时间较长,有的医生主张让白血病患儿经治疗症状缓解、身体恢复之后,可以在医生指导下,回家进行家庭护理和监视。

护理中,家长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急性白血病儿童在进行化疗后,确认已进入稳定的临床缓解间隙之后,可回家继续观察,但要求家庭居住环境相对卫生、舒适,尽可能防止外源性感染。

让孩子在户外多吸收新鲜空气,进行适度健身活动,切忌到人多喧哗之地。

  (2)要注重增加孩子营养,多吃营养丰富、易消化吸收的食品,多喝水。要注意孩子口腔和皮肤卫生,衣被要勤洗勤晒,要鼓励孩子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注意避免对孩子造成语言和任何刺激。

  (3)定期随诊就医,孩子一旦出现不适,就近到医院找血液专科医师就诊。

  (4)不能乱用药、盲目投医。

  (5)如孩子突然高烧、头痛、呕吐、眼花、手脚发麻、皮肤大面积斑、牙齿出血等。因为白血病的主要并发症中,以中枢性的白血病、继发感冒和出血为多。

如有上述症状出现,要及时到医院就诊。

线上问答内容仅为参考,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
大家还在看
王丽萍副主任医师

聊城市人民医院 普通内科

非典的症状是什么呢?

非典的症状和感冒差不多,表现为咳嗽,发高烧,四肢发软没精神等等。非典的典型症状有发热,但是不是所有的发热都是因为非典引起的,要学会分辨。 非典型肺炎患者主要表现为急性起病,以发热为首发症状,体温38度至40度。同时伴有头痛、关节酸痛和全身酸痛、乏力,或有胸痛、腹泻。有逐渐明显的呼吸道症状:干咳、少痰,个别病人偶有血丝痰,部分病人出现呼吸急速、气促等上呼吸道病毒感染症状,个别病人可以发展成为呼吸窘迫综合征,导致呼吸衰竭。多数病人症状较轻。“非典”多为急性起病。发热为首发症状,体温38至40℃。偶有畏寒,伴有或不伴有头痛、关节和全身酸痛,可有胸痛或腹泻。有逐渐明显的呼吸道症状:干咳、偶有血丝痰,严重者出现呼吸急促、胸闷等。个别病人可进一步恶化,发展成呼吸窘迫综合征,导致呼吸衰竭。肺部体征异常变化不明显,听诊可闻少许干或湿罗音或管性呼吸音,有肺实变体征。发病前期常为病情进展期。14天后,逐渐恢复,先是体温恢复正常,然后肺部阴影缓慢吸收。非典的具体症状:潜伏期:sars的潜伏期通常限于2周之内,一般约2至10天。临床症状:急性起病,自发病之日起,2至3周内病情都可处于进展状态。主要有以下三类症状。发热及相关症状:常以发热为首发和主要症状,体温一般高于38℃,常呈持续性高热,可伴有畏寒、肌肉酸痛、关节酸痛、头痛、乏力。在早期,使用退热药可有效。进入进展期,通常难以用退热药控制高热。使用糖皮质激素可对热型造成干扰。呼吸系统症状:可有咳嗽,多为干咳、少痰,少部分患者出现咽痛。常无上呼吸道卡他症状。可有胸闷,严重者渐出现呼吸加速、气促,甚至呼吸窘迫。呼吸困难和低氧血症多见于发病6至12天以后。其他方面症状:部分患者出现腹泻、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  如果确定是非典,需要尽快到医院及时进行隔离,要引起高度的重视,因为非典也是存在传染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