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疗后血常规和肝功肾功检查怎么看
2025-10-04 1022 次浏览
健康咨询描述:母亲在化疗,第三个疗程刚结束,每次结束都要抽血化验,想问下化验主要看哪一项,指标是多少,需不需要用药护肝护肾呢?
樊翠珍副主任医师

三甲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肿瘤内科

这个化疗后,复查血的话主要是血常规和肝肾功检查,重点是血常规,主要是看血红蛋白,红细胞,血小板这些,还有白细胞计数有没有降低。

部分病人会出现肝功能损害,肾功能损害,所以要复查肝肾功能。

线上问答内容仅为参考,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
刘华副主任医师

三甲 亳州市人民医院 肿瘤内科

主要是看肝肾功能的情况和血液细胞高低指数的,都有参考值,可以把检查结果发出来看一下再说的,可以吃中药调理治疗,可以减少肝肾损害,升高血液细胞。

刘曦东副主任医师

三甲 东营市人民医院 肿瘤内科

化疗结束后主要看血常规了解白细胞、血红蛋白和血小板,肝肾功能主要看转氨酶和肌酐、尿素氮,若检查指标没有异常,不需要用药物护肝护肾,白细胞4~10×10*9/l,血红蛋白110~150g/l,血小板100~300×10*9/l

杨莉主任医师

三甲 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 肿瘤内科

你好,化疗是肿瘤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化疗药物在杀死癌细胞的同时,对正常的组织细胞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

病人化疗后进行血常规肝肾功的检查,检查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等,肝功能的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等,肾功能的肌酐,尿素氮等是否正常,如有异常及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对症治疗。

大家还在看
王俊生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泌尿外科

什么是尿路上皮癌?

尿路上皮癌是一种起源于尿路上皮的多发性恶性肿瘤,包括肾盂癌、输尿管癌、膀胱癌和尿道癌,是泌尿系统最常见的肿瘤。其中,尿路上皮癌可分为非肌侵性尿路上皮癌和肌侵性尿路上皮癌。然而,10% - 15%的肌层浸润性尿路上皮癌患者在诊断时已发生转移。T3-T4组和/或N + Mo组的5年生存率仅为25% - 35%。顺铂化疗对尿路上皮癌更敏感,而GC(吉西他滨和顺铂)被认为是标准的一线治疗。2009年9月至2012年9月,北京友谊医院泌尿外科应用GC方案治疗了72例肌层浸润性尿路上皮癌患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观察到的164个周期中,72例患者中大部分在第一个化疗周期出现明显的副作用。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其中第1周期白细胞减少58例(80.6%),第1周期白细胞减少42例(72.4%),第2周期白细胞减少11例(19.0%),第3周期白细胞减少5例(8.6%)。此外,肝脏和肾脏功能损伤很常见:11(15.7%)人ALT在第一周期的增加,1人255 u / L, 12(16.7%)增加面包,17(23.6%)增加CR, 1人588 - 725 umol / L 。在第二周期的不良反应是骨髓抑制和肝、肾功能障碍在不同程度下降。其他副作用随化疗周期的增加而增加,包括胃肠道反应23例(恶心、呕吐、便秘、食欲不振)、尿路感染发热11例、明显脱发14例、耳鸣1例、皮疹1例、水肿、红斑、复视、哮喘、头痛、失眠、室性早发心肌梗死。其中两人在化疗后一周内死亡。尿路上皮癌的发病率在西方国家排名第四,仅次于前列腺癌、肺癌和结肠直肠癌。从发生的部位来看,包括肾盂输尿管上尿路癌和膀胱下尿路癌及尿路癌。其中上尿路上皮癌较少,仅占临床尿路上皮癌的5% - 10%。与膀胱癌不同,约60%的上尿路上皮癌为侵袭性肿瘤,预后较差。全膀胱切除或全肾输尿管切除是泌尿道肿瘤治疗的金标准,但对于高危肿瘤患者,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是长期生存的主要原因。50%的侵袭性膀胱癌患者术前有潜在转移。因此,肿瘤不是一种局部表现,而是一种全身性疾病。所以手术并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辅助化疗可以起到很大的作用。尿路上皮癌对辅助化疗敏感。2012年NCCN指南推荐基于顺铂的化疗用于尿路上皮癌患者。前一种化疗是顺铂单药治疗,效果不理想。由于MVAC(甲氨蝶呤、长春新碱、阿霉素、顺铂)化疗方案已在临床得到应用,铂类联合化疗方案较铂类单药方案能提高侵袭性膀胱癌患者的生存获益。然而,化疗方案有更多的副作用和治疗相关的死亡率。随着吉西他滨的临床应用,胃癌(吉西他滨、顺铂)逐渐取代MVAC成为侵袭性尿路上皮癌的一线化疗药物。GC方案的临床副作用明显减少,而化疗效果与MVAC方案基本一致。吉西他滨因其对DNA复制和修复的固有抑制作用,适合与DNA破坏药物联合使用。据报道,吉西他滨联合顺铂对多种体外培养的人肿瘤细胞具有较高的抗肿瘤协同作用。气相色谱法是治疗尿路上皮癌的有效方法。在密切随访和及时辅助的情况下,可减少明显的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