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早上吃完饭恶心的起因
1.感冒 感冒期间人体经常会出现有各种不适症状,很多时候还会因为这些不适症状而出现有饭后恶心、呕吐等情况。尤其是一些患有胃肠型感冒的患者,更容易在每次进食后出现有恶心想吐等情况,所谓的胃肠型感冒是指感冒引起的肠胃不适。这部分患者经常会出现有胃口不好、消化不良、胃酸分泌过多等情况。不仅在饭后容易出现有恶心症状,在患病期间经常会时不时的出现有这种症状。
2.肠躁症 患有肠燥症的话也会导致患者出现有恶心、想吐的症状,不仅中晚餐饭后容易出现有呕吐症状,还有些患者在吃早餐时也会想吐。但是通常在吃完早餐后想吐的情况就能得到有效缓解了,因此经常在吃早餐前有恶心想吐等情况的患者应该尽早去医院检查。患有肠燥症的患者在平时生活中还容易出现有排便困难的情况,因此一定要注意多吃些富含有粗纤维的食物。 正因为肠燥症患者容易出现有排便困难的情况,因此积蓄在胃肠道的食物会越来越多,因此患者才会经常感觉到难受,觉得恶心,想吐。 以上就是有关早上吃完饭恶心的原因介绍,可见感冒和肠躁症都会导致早上吃完饭恶心的现象。我们应该时常关心自己的肠胃健康,少吃辛辣刺激的食物,饮食方面最好以清淡为主,好好调理肠胃健康,避免出现早上恶心呕吐的症状。二、恶心是怎么引起的
常见病因 1.反射性 多见于咽刺激、畏十二指肠疾病,其他胃肠外疾病如肝胆疾病、呼吸系统、泌尿系统、循环系统疾病、妇科疾病、青光眼等。
2.中枢性 (1)中枢神经疾病:中枢感染、脑外伤、脑血管病变、脑肿瘤等。 (2)药物毒性作用:如洋地黄、阿扑吗啡、吐根碱及其他化学药物等。
(3)代谢障碍、体内毒素的刺激、放射性损伤,如低钠m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甲状腺危象、肾上腺危象、妊娠呕吐、急性全身性感染等。
3.前庭障碍性 如迷路炎、梅尼埃病、晕动病、氨基糖苷类药物中毒等。 4.精神神经性 如胃神经官能症、癔病等。
常见疾病 (一)肾上腺功能减退 常见的消化系统症状包括恶心、呕吐、食欲减退、腹泻。其他症状包括衰弱、乏力、体重减轻、青铜色皮肤、低血压、脉搏细弱和不规律、眩晕、抑郁。
(二)炭疽病(胃肠型) 初发的症状和体征包括恶心、呕吐、食欲丧失、发热,还包括进行性的腹痛、严重的血性腹泻及呕血。
(三)阑尾炎 急性阑尾炎在短暂的恶心后即出现腹痛,疼痛起初是位于上腹部或脐周模糊的不适感,然后迅速发展为右下腹严重的穿透性痛(McBurney征),其余相关症状包括腹强直及压痛、皮肤痛觉过敏、发热、便秘或腹泻、心动过速、食欲减退、中度的周身不适、腰大肌试验阳性(当检查者将手放置患者右侧膝部,让患者屈曲右侧大腿以抵抗时,腹部疼痛加重)及闭孔征阳性(向内侧转动右腿,同时腿部膝关节和臀部屈曲呈90。
角,可以使闭孔内肌拉紧,引起腹部不适)。 (四)急性胆囊炎 该疾病恶心常伴随严重的右上腹疼痛,可放射至背部或肩部,常在饭后发生。
其他相关的症状包括轻度呕吐、胃肠胀气、腹部压痛及可能出现腹肌强直和腹胀、寒战、高热、出汗、墨菲(Murphy)征阳性。
(五)胆石症 该疾病通常发生在进食油腻食物之后。出现恶心井伴随严重的右上腹或上腹疼痛。其他相关症状包括呕吐、腹部压痛和抵抗、腹胀、暖气、上腹烧灼感、心动过速、烦乱不安。
胆总管堵塞常可导致黄疸、陶土色便、发热、寒战。 (六)肝硬化 肝硬化早期隐匿的症状和体征包括恶心、呕吐、食欲下降、便秘或腹泻。
随着疾病进展,可出现黄疸、肝脏肿大,伴随腹胀、蜘蛛痣、肝掌、严重瘙痒、皮肤干燥、腹壁浅表静脉曲张、肝病性口臭、精神改变,男性乳房增大及睾丸萎缩或女性月经紊乱。
(七)憩室炎 除恶心外,憩室炎还可引发间断性的痉挛性腹痛、便秘或腹泻、低热,可触及柔软的固定的包块。 (八)异位妊娠 该致命性疾病可出现恶心、呕吐、阴道出血、下腹部疼痛。
育龄女性停经1~2个月后,应检查有无异位妊娠。 (九)电解质失衡 这种紊乱如低钠血症或高钠血症,低钾血症和高钙血症,通常会引起恶心和呕吐。
其他反应包括心律失常、震颤、癫痫发作、食欲下降、周身不适和衰弱。 (十)大肠杆菌(0157:H7)感染 症状和体征包括恶心、稀水样或血性便、呕吐、发热、腹部痛性痉挛。
在5岁以下儿童或老年人中,因红细胞破坏可引起溶血尿毒综合征。最终町导致急性肾衰。 (十一)胃癌 胃癌可导致不确定的消化系统症状,包括轻度恶心、食欲下降、上腹部不适、慢性消化不良、乏力、体重减轻、衰弱、呕血、黑便及排便习惯改变。
(十二)胃炎 恶心为该病常见症状。尤以进食酒精、阿司匹林、辛辣物、咖啡后为甚。呕吐物为黏液性或血性。伴上腹部痛、嗳气、发热、周身不适。
(十三)胃肠炎 通常由病毒感染引起,可致恶心、呕吐、腹泻、腹部痛性痉挛、发热、周身不适、肠鸣音亢进、腹痛及压痛,亦可出现脱水及电解质紊乱。
(十四)心 衰 该病尤其是右心衰竭可引发恶心、呕吐。其他相关症状包括心动过速、室性奔马律、明显乏力、呼吸困难、湿啰音、周围性水肿、颈静脉怒张、腹水、使尿、收缩压增高。
(十五)肝炎 恶心是病毒性肝炎的早期症状,还常伴呕吐、乏力、肌肉关节痛、头痛、食欲下降、畏光,早期也可出现咽炎、咳嗽及发热。
(十六)妊娠剧吐 在妊娠前3个月发生的持续性恶心、呕吐是该病的主要表现。早期呕吐物包括未消化的食物、黏液和胆汁;晚期出现咖啡样物。
相关症状包括体重减轻、脱水、头痛、谵妄。 (十七)感染 急性局部及全身性感染均可引起恶心。其他症状包括发热、头痛、乏力、周身不适。
(十八)炎性肠病 最常见的症状是反复发作的黏液脓血便,也可Ⅲ现恶心、呕吐、腹痛及食欲减退。 (十九)肠梗阻 恶心是常见症状,尤常见于高位小肠梗阻。
呕吐物为胆汁或粪渣。腹痛常为节段性绞痛,可发展至严重持续性疼痛,伴肠纹窄。在大肠梗阻早期和小肠梗阻晚期易出现便秘。
顽固性便秘是完全性肠梗阻的一个信号,在部分性肠梗阻中,肠鸣音亢进,在完全性肠梗阻中,肠鸣音减弱或消失,常有腹胀及压痛。
可能伴随有肠蠕动波,并触及腹部包块。 (二十)肠易激综合征 该症可出现恶心、消化不良、腹胀。尤其是在精神压力增加的时候。
其他症状包括下腹部疼痛及压痛。接揉腹部后可缓解。腹泻与便秘或肠功能正常交替出现,可出现粪便量少,伴有黏液及排便不尽感。
(二十一)迷路炎 这种急性内耳炎症常出现恶心和呕吐,非常典型的症状包括严重眩晕、进行性听力丧失、眼震、耳鸣及可能出现耳漏。
(二十二)乳糖不耐受 症状和体征包括恶心、腹泻、痛性痉挛、腹胀、排气,多发于进食后。症状轻重因人而异。 (二十三)李斯特菌病 症状和体征包括恶心、呕吐、腹泻、发热、肌痛及脾痛。
如感染侵及神经系统。可以引起脑膜炎,症状和体征包括发热、头痛、颈项强直、意识水平改变。 (二十四)梅尼埃病 该疾病可引发突发短暂且反复发作的恶心、呕吐、眩晕、耳鸣、出汗、眼震,还可引起听力丧失和耳部胀闷。
(二十五)肠系膜动脉缺血 该病常引起恶心,呕吐,可伴有严重的痉挛性腹痛,尤其在餐后。其他症状包括腹泻或便秘、腹部触痛和胀气、厌食、体重减轻、腹部杂音。
(二十六)肠系膜静脉血栓 隐匿型及急性肠系膜血栓均可以恶心、呕吐、腹痛为起病症状,还可出现腹泻、便秘、腹胀、呕血和黑便。
(二十七)代谢性酸中毒 该类酸碱平衡失调可引起恶心、呕吐、食欲减退、腹泻、深大呼吸和意识水平降低。 (二十八)偏头痛 在前驱期可发生恶心、呕吐,伴随畏光、闪光感。
对吵闹及明亮环境敏感性增加,可能出现部分的视觉缺损,嘴屑、面部、手麻痹。 (二十九)晕车 在运动或有节律的活动巾出现恶心及呕吐,也可能出现头痛、头晕、乏力、出汗、唾液分泌过多和呼吸困难。
(三十)心肌梗死 可发生恶心、呕吐,但是主要的症状表现为严重的胸骨后疼痛,可放射至左臂、下颌或颈部。可出现呼吸困难、面色苍白、皮肤潮湿、出汗、血压改变、心律失常。
(三十一)Norovirus病毒感染 急性胃肠炎通常由Norovirus病毒感染所致,可引起恶心。经常伴有呕吐,腹污、腹痛和腹部痉挛。
少见情况下可以出现低热、头痛、寒战、肌肉疼痛、全身乏力。病毒常存在于粪便及呕吐物中,通过食物及饮水传播。病程较短,健康人24~60小时即可恢复。
(三十二)胰腺炎(急性) 恶心常伴有呕吐是胰腺炎的早期表现。其他相关表现包括上腹部或左上腹出现持续性副痛,可向背部放射;腹部触痛和腹强直;食欲减退;肠鸣音减弱;在严重病例中可出现心动过速、烦躁不安、血压降低、花斑样皮肤、四肢湿冷。
(三十三)消化性溃疡 这种疾病导致恶心,呕吐发生常伴随尖锐的上腹部灼烧痛。尤其当空腹时或饮酒、饮咖啡、服用阿司匹林后明显,通过进食或服用抑酸剂或抑制分泌的药物后可缓解症状。
有时还可产生呕血及黑便。 (三十四)腹膜炎 恶心、呕吐常伴随腹部感染部位剧烈疼痛。其他症状包括高热、寒战、心动过速、肠鸣音减弱或消失、腹胀、腹强直、腹部压痛(包括反跳痛)、闭孔征阳性和闭孔肌无力、皮肤苍白、发冷,出汗、低血压、呼吸变浅、呃逆。
(三十五)先兆子痫 恶心、呕吐常发生于孕期。同时伴有体重增加、上腹部疼痛、少尿、严重的前额疼痛、反射亢进及复视或视物模糊。
典型的诊断三联征为高血压、蛋白尿及水肿。 (三十六)Q型热病 其症状和体征包括恶心、呕吐、腹泻、发热、寒战、严重的头痛、全身不适、胸痛。
发热可持续超过2周,严重的患者可有肝炎及肺炎产生。 (三十七)肾病及泌尿系统疾病 膀胱炎,肾盂肾炎、泌尿系结石、尿毒症及其他泌尿系统疾病可引起恶心。
(三十八)横纹肌溶解 其症状和体征包括恶心、呕吐、肌无力或疼痛、发热、全身不适、深色尿。在肾脏试图将肌红蛋白从血液中过滤出去的过程中。
可引起肾脏结构梗阻和损伤,从而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这一最常见井发症的出现。 (三十九)甲亢 在这种疾病中恶心、呕吐可伴随其他典型症状,如严重的焦虑、怕热、尽管食欲增加但体重减轻、出汗、腹泻、震颤、心动过速及心悸。
其他症状包括眼球突出、室性或房性奔马律、甲状腺肿大。 (四十)斑疹伤寒 突然发作的恶心、呕吐、发热及寒战伴随初期症状,如头痛、肌肉疼痛、关节疼痛、全身不适。
三、恶心治疗护理
恶心的治疗主要是病因治疗及对症治疗,由于引起恶心的原因非常广泛,所以要认真的寻找病因,才能根治。对症治疗主要是服一些止吐药物,常用的有:吗丁啉:为促胃动力药,对胃排空时间延长引起的消化不良性恶心呕吐;感染性疾病引起的恶心;或放射治疗以及服用治疗帕金森氏病药物引起的恶心均有效。口服每次l片,每日3~4次,饭前半小时服。 胃复安:为中枢性镇吐药,适用于放、化疗药物引起的恶心、。 乘晕宁或眩晕停:用于因晕车、船引起的恶心也可用于妊娠呕吐。每次l片,于乘车、船前半小时服。 维生素B6:用于妊娠呕吐,每次10~20毫克,每日3次口服。 家庭紧急护理
1、卧床休息,头应偏向一侧以防呕吐物误入呼吸道而发生窒息。
2、呕吐频繁者应暂禁食。
3、口服镇吐药如胃复安5~10mg,每日3次或解痉剂如阿托品0.5~1.0mg,每日3次,或654-2,5~10mg,每日3次,另外可加服镇静药物如安定2.5~5mg,每日3次口服。
4、指压双腕内关穴可有一定止吐作用。
5、针刺内关、中脘、足三里。四、吃什么能缓解恶心呢
1. 以"少量多餐"为原则。大约每二到三个小时就进食一次,每次不要吃太多,选择富含碳水化合物(例如苏打饼干)、蛋白质的食物为佳,且汤汤水水的东西尽量少吃。
2. 避免吃油炸、油腻、辛辣、具刺激性或是不好消化的食物。 3. 有些孕妇对于带有特殊或强烈味道的食物较为敏感,容易引发恶心、呕吐的感觉,因此最好也能避免这类的食物。
4. 在睡前可以吃一些食物(例如苏打饼干、土司),或喝一杯温牛奶,这样隔天起床才不会因为空腹感而产生恶心的情形。
5. 由于早晨体内的血糖较低,容易产生恶心、呕吐的感觉,因此起床后可以先在床上吃点东西(例如苏打饼干),然后再下床。
6. 若孕妇对姜的味道不会排斥,则可食用姜汤,以改善恶心、呕吐的情形。 7. 不要一次喝太多水,可改为分次饮用,比较不会出现想要呕吐的状况。
8. 尽量挑选自己喜欢的食物吃,不要勉强吃不想吃的食物。 9. 增加单糖的摄取,例如柳橙汁及葡萄汁就是不错的选择。
10.服用维他命B6,可减缓恶心的感觉。 11.由于铁剂容易导致恶心、呕吐的情形,若孕妇因为贫血而有服用铁剂,在此阶段应该先停止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