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甲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感染科
乙肝五项定量的具体参考值,乙肝表面抗原的参考值在正常的范围是0-0.5ng/ml。如果表面抗原大于0.5ng/ml,就是表面抗原阳性,在这个范围之内,表面抗原就是阴性的。
乙肝表面抗体正常的参考值是0-10miu/ml,如果大于10miu/ml,那就是抗体阳性,乙肝e抗原的正常的参考值在0-0.5pei/ml,乙肝e抗体的正常的参考值是0-1.5pei/ml,乙肝核心抗体正常的参考值是0-0.9pei/ml。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感染科
乙肝五项一般分为乙肝五项定性检测和乙肝五项定量检测。而这样的检查一般是采用化学发光法,表面抗原的正常值小于0.05IU/ml,表面抗体的正常值小于10mIU/ml,e抗原的正常值小于1S/CO,e抗体的正常值大于1S/CO,核心抗体的正常值大于1S/CO。所以从这些数据就可以看出,只要乙肝表面抗体大于10mIU/ml都是正常范围。
乙肝五项主要指的是乙肝e抗原、乙肝表面抗体、乙肝表面抗原、乙肝核心抗体、乙型肝炎e抗体。检查时发现乙肝表面抗原体内阳性则说明患者存在有乙肝病毒感染,也就是身体里面存在有乙肝病毒。而乙肝表面抗体阳性则说明存在有感染性病毒,并且通过自身免疫能力已经清除了这些病毒,对病毒再次入侵具有保护能力。通常通过乙肝疫苗注射能够让身体产生免疫力。e抗体的出现,有可能是由于身体处于感染的恢复期,也可能是由于小三阳期间乙肝病毒DNA仍在增高。e抗体抗原阴性和乙肝e抗体阳性是指身体里面出现了病毒变异,如果是与乙肝表面抗原同时阳性,说明是乙肝病毒感染,如果与乙肝表面抗体同时阳性,说明已经获得免疫力。
乙肝五项中的五个项目所代表的临床意义是不同的,例如,乙肝表面抗原是乙肝病毒携带者的标志;乙肝表面抗体就表明身体对乙肝病毒有很好的免疫力,基本是不会再感染乙肝病毒的;乙肝核心抗体提示身体感染过乙肝病毒或者是正在感染乙肝病毒;并且不同项目的组合也有不同的临床意义。乙肝大三阳:表面抗原联合乙肝e抗原,还有乙肝核心抗体乙肝小三阳:乙肝表面抗原联合乙肝e抗体,还有乙肝核心抗体乙肝五项检查能够提示检查者是否需要接种乙肝疫苗,若五项全部都是阴性,则需要打乙肝疫苗。具体情况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处理。
乙肝五项对照表中有很多项目,其中二四五项对应的分别是,乙肝表面抗体、乙肝核心抗体、乙肝e抗体。这3个抗体如果都是呈现为阳性,代表着体内已经被乙肝病毒感染过,但是免疫系统功能可以将乙肝病毒进行全面的清除之后,身体内就会产生一些对抗病毒的抗体。然而e抗体和核心抗体不会一直存在,在3-5年之后表面抗体就会慢慢的消失,所以身体内的保护性抗体,不会终身存在的。最好还是每半年检查一次乙肝两对半,根据表面的抗体数值,再决定是否需要再注射疫苗。
乙肝五项对照表通常都是按正规排列的,如下:第一项是HbsAg,这个是指表面抗原;第二项是HBs,这个是指相对应的表面抗体;第三项是HbeAg,这个指的是e抗原;第四项是HBe,这个指的是e抗体;第五项是HBc,这个是指核心抗体。乙肝两对半是指有一对表面抗原和表面抗体,一对e抗原和e抗体,还剩了一个核心抗体,所以叫两对半。看化验单的时候,通常有三列,第一列是以上英文缩写,而第二列就是检查结果了,第三列指的就是正常值。
乙肝五项检查中,主要包括乙肝表面抗原、乙肝表面抗体、e抗原、e抗体、核心抗体这五项。因此化验单的结果也需要根据这五项指标来分析。如果上述的五项指标中,只有乙肝表面抗体是阳性的,提示身体内已经有了乙肝抗体,通常是由于疫苗接种造成的。如果全部是阴性的,说明没有接种过乙肝疫苗,或者是接种了疫苗,但身体没产生抗体,最好再次接种乙肝疫苗。如果核心抗体、e抗体、乙肝表面抗体都是阳性,说明患者感染过乙肝,但是免疫力已经清除了病毒,产生了抗体,处于感染恢复期。
乙肝五项的正确的对照表,乙肝五项的不同的组合有不同的临床意义。正常的人群是五项都是阴性的,或者是乙肝表面抗体阳性,其余四项都是阴性的。在异常人群当中,比如表面抗原阳性,就是乙肝病毒携带者。乙肝表面抗原,联合乙肝e抗原和乙肝核心抗体阳性,这就是所谓的乙肝大三阳。乙肝表面抗原,联合乙肝e抗体和乙肝核心抗体阳性,这就是乙肝小三阳。如果是乙肝表面抗原联合乙肝核心抗体这两项阳性,就是乙肝小二阳。单独的乙肝表面抗体阳性,是曾经打过乙肝疫苗,而且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乙肝五项二五阳性提示目前身体不存在乙肝病毒,且对乙肝病毒具有很好的免疫力,或者曾经感染过乙肝病毒,但已经被身体清除且获得了抗体,这部分人是正常的,不会感染乙肝病毒,一旦乙肝病毒再次侵入身体,体内的抗体也能清楚病毒,综上,乙肝五项二五阳性是正常的群体,不需要特别的处理,表面抗体的阳性表明对所有类型的乙肝病毒都有免疫力,可以对患者起到很好的保护的效果。
如果乙肝五项检查表明245阳性,则是指曾经感染过乙肝,目前身体已经产生了抗体,没有乙肝病毒的感染。通过乙肝五项检查,可以通过不同的组合,判断不同的情况,如135阳性(大三阳),是乙肝表面抗原阳性,e抗原阳性,核心抗体阳性。如145阳性,就是乙肝小三阳,如果只是2阳性,表明乙肝表面抗体阳性,即以前打过乙肝疫苗,产生了保护性抗体。所以通过乙肝五项检查,可以判断是否乙肝,是否曾感染过乙肝,或者以前有没有打过疫苗产生抗体。
乙肝五项报告单包括乙肝表面抗原、乙肝表面抗体、e抗原、e抗体及核心抗体。具体可分为以下几种情况:1.大三阳:1、3、5阳性。2.小三阳:1、4、5阳性。3.小二阳:1、5阳性。以上三种都表明感染乙肝病毒,需要进一步检查评估肝功能、乙肝病毒DNA、肝脏彩超、肝脏硬度、甲胎蛋白,来评估是否已经发病,是否出现并发症,是否需要接受治疗。4.2、4阳性。5.2、4、5阳性。6.2、5阳性。这三种表明乙肝表面抗体阳性,即身体具有保护性抗体,被感染乙肝的可能性很小。7.4、5阳性。表明曾经感染过乙肝病毒,目前处于恢复期,应注意评估肝功能和DNA的变化,通常来说是不需要接受治疗的。
要注意,只有定性检测结果是阴性和阳性,而乙肝表面抗体的定量检测结果是一个数字。乙型肝炎表面抗体的定量参考值为10毫微克/毫升。如果定量检查的结果小于10毫微克/毫升但大于0,则说明抗体减弱,不足以提供有效保护。如果进行乙肝五项定性检查,乙型肝炎表面的抗体呈弱阳性。若是定量检查结果为0,定性检查结果为阴性。而如果检测结果大于10毫微克/毫升,意味着体内有足够的抗体提供有效保护,不易感染乙型肝炎。此时,如果进行定性检查,乙型肝炎表面抗体为阳性。
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实际上是指乙型肝炎DNA。乙型肝炎病毒是乙型肝炎的遗传物质,通过检测血液中的乙型肝炎病毒,可以反映出乙型肝炎病毒在人体内的特异性载量和人体的传染性。如果乙型肝炎病毒DNA含量高,传染性强;如果乙型肝炎的DNA含量低,传染性就弱。除了观察乙肝病毒携带者的DNA外,还需要结合肝功能、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乙肝五项定量指标、甲胎蛋白和血常规等进行综合分析。如果肝功能反复异常,且乙型肝炎DNA水平较高,符合抗病毒治疗的指征,则需要积极的抗病毒治疗。如果肝功能正常,肝脏的形态和结构正常,暂时不符合抗病毒治疗的指征,则可定期检测,并可定期复查乙肝DNA、肝功能、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甲胎蛋白和血常规等指标。
健康证的办理现在不检查乙肝两对半,也不检查乙肝五项定量。现在针对健康证的办理,只要肝功能正常,就算乙肝病毒携带者就可以正常的通过,其实乙肝病毒携带者身体健康的情况下,肝脏功能正常的情况下,是完全可以从事正常的工作,包括餐饮业。因为乙肝是通过母婴传播和血液传播的,基本上是不可能通过消化道传播的。所以在身体各项指标合格的情况下,可以从事正常的工作,可以结婚生子怀孕,可以办理健康证。但是在后续的生活当中需要进行严密的监测,定期的复查。
一般来说,成年人不需要接种乙肝疫苗,因为:首先,我国乙型肝炎病毒的感染率很高,约为60%,也就是说,那些没有接种乙肝疫苗之前可能有60%的风险已经感染了乙肝病毒,乙肝的反应主要是通过两个半或乙肝五项定量测试核心抗体,大部分的人口感染乙型肝炎病毒后,不容易成为慢性乙型肝炎病毒载体,许多人可以清除病毒,所以有些人在清除病毒后可以产生表面抗体。第二,即使正常人从来没有感染过乙肝病毒,也没有接种过乙肝疫苗,那么正常的免疫是健全的。一旦感染病毒,体内就会产生乙型肝炎病毒的清除,所以一些抗体不易进入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体内。目前的疫苗指南一般不太赞成年人注射乙肝疫苗。
乙肝e抗体指的是乙肝五项定量中的第四项或者乙肝两对半,一般情况下,检测乙肝五项定量或者乙肝两对半,主要是为了判断是否感染了乙肝病毒以及感染乙肝病毒是乙肝大三阳还是乙肝小三阳。乙肝e抗体的一般在0-1为正常状态,即乙肝e抗体是阴性,如果乙肝e抗体大于1,此时一般乙肝e抗体是阳性,但是不同医院检测的化验不一样,参考范围也不尽相同,具体还要根据个体情况进行判断。通常情况下,乙肝e抗体阳性同时乙肝表面抗原阳性和乙肝核心抗体阳性则表明是乙肝小三阳。
山东省立医院 血液科
一般献血人献血时要进行五项检查:1.血常规,主要排除血液系统的疾病,是否贫血,如果有这两种情况,是不能献血的。2.乙肝五项检查,排除大三阳、小三阳以及乙肝病毒携带的情况,如果是这三种情况,也不能献血。3.丙肝抗体检查,这类病毒主要是通过血液传播给他人,因此这类情况也不能献血。4.梅毒抗体检查,梅毒抗体呈阳性,会通过血液将梅毒螺旋体传染给他人,因此也不能献血。5.艾滋病抗体,艾滋病抗体呈阳性也会通过血液传染给他人,所以也不能献血。
各医院和各检测单位所用试剂的灵敏度是决定乙肝病毒定量DNA参考值是多少的依据。一些专科医院,即传染病医院,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可以检测少于500(10^2以下),一些试剂甚至可以检测20个单位或少于6个单位。而常见综合医院中,低于10^3不能检测到,即低于1000是正常值(国际单位)。要注意,单位越小,精度越好。
这个结果并不能说是阴性,由于这个结果不能代表血液之中就没有乙肝病毒了。去做这样的检查大多是乙肝病人,那血液中就肯定存在乙肝病毒,这时数值小于500是不可以断定为阴性,只说明乙肝病毒含量比较低。判断乙肝是否阴性要做乙肝五项检查,乙肝五项检查到血液中没有乙肝病毒才是真正的阴性。所以乙肝检查要先定性再定量,否则定量检查是没有意义的。
若是乙肝五项当中的第二项的结果是阳性,就是乙肝表面抗体阳性。会出现这种情况,可能是因为曾注射过乙肝疫苗,已经获得了对乙肝的免疫能力而导致的。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单纯的乙肝表面抗体阳性并不能够准确的判断出表面的抗体属于什么水平,所以最好是及时检查表面抗体的定量。乙肝五项当中的其他几项也能够辅助的帮助判断目前到底是处于什么状态,所以最好是通过全面的检查来明确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