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甲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内分泌科
正常人空腹血糖<6.1mmol/L,糖负荷后两小时血糖<7.8mmol/L。当空腹血糖≥7.0mmol/L,或者糖负荷后两小时血糖≥11.1mmol/L即可诊断为糖尿病。
当空腹血糖≥6.1mmol/L但<7.0mmol/L,糖负荷后两小时血糖正常,即称为空腹血糖受损。当空腹血糖正常或≥6.1mmol/L但<7.0mmol/L,糖负荷后两小时血糖≥7.8mmol/L但<11.1mmol/L,即称为糖耐量减低。
空腹血糖受损和糖耐量减低统称为糖调节受损,即为糖尿病前期。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内分泌科
糖尿病患者因为血糖已经超出了正常范围,所以对于血糖的控制与健康的正常人是不同的,有另一套血糖的控制标准,而且对于不同类型的糖尿病患者来说,他们对于血糖的标准控制范围是不同的,主要可以分为两类:一是血糖容易控制的患者,具有年轻、病程短、自控能力强的特点,一般情况下血糖的控制标准相对比较严格,空腹血糖控制在4.4至6.1mmol/L,餐后两小时血糖少于7.8mmol/L,并且糖化血红蛋白不超过6.5%。若是难以控制在此血糖标准内,就需要至少控制在这个标准内:空腹血糖控制在4.4至7mmol/L,非空腹血糖少于10mmol/L,糖化血红蛋白不超过7%。二是血糖较难控制的患者,具有合并多并发症、自控能力弱、有高的低血糖风险的特点,就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结合临床经验相应对血糖的控制范围进行调整。
正常人空腹血糖应该是小于6.1mmol/L,如果是餐后两个小时,血糖正常值应该是小于7.8mmol/L,如果患者测量血糖值超过了正常范围,就需要引起重视,空腹血糖增高,可以被诊断为空腹血糖受损,如果是餐后血糖增高,就可以被诊断为耐糖量异常,这两种情况都属于糖尿病的前期症状,患上糖尿病的风险是比较高的。
一旦患有糖尿病之后,在平时的生活中一定要控制好血糖,尽量使血糖保持在标准的范围内。血糖是否正常,还需要依据患者的年龄,年轻患者如果是Ⅱ型糖尿病,就需要血糖空腹控制在6.5mmol/l左右,餐后最好是控制在低于8mmol/l,把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低于6.5mmol/l以下,能达到这个标准,就会减少引起并发症的机率。老年人患者蝗空腹血糖一般需要达到7mmol/l,餐后血糖可以保持在10mmol/l,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7mmol/l至7.5mmol/l之为好。这些标准只是根据不同的糖尿患者和预期寿命评估出来的,具体的血糖指标还是听从医生的诊断。
如果患者得了2型糖尿病,此时血糖有两个标准值。第1个标准值是在空腹的情况下检测血糖的,这个时候大于7.0 mmol/L,这种才是正常的血糖标准。如果是在吃完饭两个小时后测的血糖,血糖数值大于11.1mmol/L,这种情况也是标准的。如果患者没有出现多尿多食多饮的情况,但是空腹血糖却大于7餐,后两个小时血糖大于11,这种情况下也可以被诊断为糖尿病的。如果患者出现多尿多食多饮的情况,只是做一次检查,空腹的数值大于7也可以被诊断为糖尿病。如果患者被排除1型或者特殊类型的糖尿病,基本上可以被诊断为2型糖尿病的。
2型糖尿病的血糖标准与1型糖尿病一致。其血糖标准为当空腹血糖为7摩尔/升或更高,餐后血糖为11.1摩尔/升或更高,并且糖化血红蛋白为6.5%或更高时,可以是为诊断糖尿病。此标准是在1999年由世界卫生组织制定,且1型和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统一。
血糖指标会涉及到一组数据,则其中包括空腹血糖,餐后血糖,还有糖化血红蛋白。一般正常人检测空腹血糖所产生的检测结果应该在3.9~6.1mmol/l之间。还要结合餐后血糖进行综合评定。餐后两小时检测的血糖指标不应大于7.8mmol/l。而正常的糖化血红蛋白检测指标要在4.1~6.5之间。另外,检测血糖时为了尽量减少因不良因素影响导致的检测误差,所以一定要遵医嘱进行进食喝水。比如餐后血糖的测量计时要从进食第1口食物时候开始算起,要避免计时不准确,而造成餐后血糖检测结果出现较大误差。
山东省立医院 全科
正常血糖值一般都是一样的,跟年龄没有直接的关系,大多数患者在空腹测量血糖值是3.9-6.1mmol/L,此时的葡萄糖耐量是需要小于7.8mmol/L,大多数患者期间糖化血红蛋白也是小于6.5%,若患者期间出现血糖明显升高时,在测量空腹血糖时是大于等于7.0mmol/L,一般这种情况临床医生都会诊断为糖尿病的,如果期间再检测葡萄糖耐量,两小时血糖达到7.8~11.1mmol/L,这种情况要考虑是否是糖耐量出现异常。
睡觉之前的血糖,也就是饭后血糖。对于正常人来说,睡觉之前血糖应该控制在7.8毫摩尔每升,而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睡觉之前血糖则和正常人血糖是不一样的,首先不能把血糖控制太低,特别是对于老年糖尿病患者。因为晚上处于是禁食状态,如果血糖较低,很容易在半夜出现严重的低血糖,而低血糖情况如不能得到尽快改善,可能会造成非常严重后果,甚至是出现昏迷,所以睡觉之前的血糖不能控制的太低。
正常情况下,餐后两小时的血糖值不宜超过7.8。当血糖值在7.8到11.1之间,则说明存在糖耐量受损。而当血糖值大于11.1,就已经达到糖尿病诊断的标准。在测餐后两小时血糖时,如果发现数值大约会在7.8左右,就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检查,比如做糖耐量实验。这个检查需要保持8小时以上空腹状态。需要先抽空腹血糖,再用300毫升的水冲服75克葡萄糖粉,在5分钟内喝下去,然后过两小时再抽一次血糖。如果血糖值仍然大于7.8,而又低于11.1则说明是糖耐量减低。当数值大于11.1,就可以诊断为糖尿病。
一般空腹的血糖值在3.9至6.1mmolL,如果在检测过程当中,血糖值高于7.0mmolL,此时可诊断为糖尿病。测量血糖针对治疗疾病以及观察疾病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在诊断糖尿病时,是需要测量空腹血糖和饭后两个小时血糖值来进行诊断,如果没有严重外伤以及未处于严重应激情况下,餐后两小时血糖≥11.1mmolL,空腹血糖≥7.0mmolL,是可诊断糖尿病。
60岁时血糖正常值是多少,要分两种情况,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的正常值是不一样的。空腹血糖正常范围是大于3.9,小于6.1mmol/L。餐后2h血糖正常范围是大于4.4 mmol/L,小于7.8 mmol/L,如果血糖值超过了正常值,就会出现血糖异常。如果60岁时,餐后两小时的血糖高于7.8 mmol/L,提示糖耐量受损,血糖大于或等于11.1mmol/L的可诊断为糖尿病。在60岁时血糖值很容易改变,应注意控制饮食,监测血糖,多进行锻炼。
大多数50~60岁的患者,血糖都是相同的,在血糖明显升高时空腹血糖都会大于等于7.0mmol/L,这种情况可能存在糖尿病。如果期间在检测时空腹血糖是6.1~7.0mmol/L,并且葡萄糖耐量两小时血糖,在7.8~11.1mmol/L,此时要考虑是否是糖耐量存在异常。一般正常的血糖值,空腹血糖在3.9~6.1mmol/L,因此在发生血糖升高时,要及时采取一些措施来改善,并且饮食方面要得到改善,禁止吃糖分高的食物。
餐前血糖值指的就是空腹血糖值,正常范围是在3.9~6.1mmol/L,如果血糖低于3.9mmol/L,就说明存在血糖低的症状,这时候患者可能会出现头晕乏力,胸闷等症状,只要及时补糖就可以缓解,当患者的血糖值超出范围就需要引起重视,如果餐前血糖大于7.1mmol/L,就要注意低糖饮食了,同时还要到医院做相关的检查,定期监测血糖。
饭后1小时血糖正常值指的是人们在餐后血糖多点中达到峰值的点,为小于11.1毫摩尔/升。诊断糖尿病的标准则是如果在进食后一小时血糖超过11.1毫摩尔/升,并且许多测量的结果是相同的,即可确诊。糖尿病患者,应密切监测血糖情况,避免血糖大幅度波动和高血糖的持续状态。此外,建议人们应定期体检并监测血糖水平,以避免因血糖变化检测不及时而导致疾病的进展。
老人血糖的标准其实和普通成年人的标准是一样的,都需要在空腹时保持7mmol/L之内。餐后血糖要控制在7.8mmol/L之内,而如果是测量随机血糖,也需要低于11.1mmol/L。如果老人在血糖监测时发现参考值明显高于11.1,则考虑和糖尿病有关。老年人发现空腹状态的血糖检测数值在6.0-7.0之间。一般被称为是糖耐量受损,也被叫做是空腹血糖受损。老年人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其实和普通成年人是一致的,他们诊断方法也一样。但是老年糖尿病患者为了避免出现低血糖引起的严重后果,通常会将控制目标放得稍微宽松一些,主要是避免低血糖频繁发作。
餐后三小时的血糖正常值其实与随机血糖是一样的,因为很少人会对餐后三小时的血糖进行检测,包括糖尿病患者。只有对于非常特殊的疾病才会需要检查餐后三小时的血糖值。随机血糖值的参考范围是11.1,因此餐后三小时血糖正常值可以参考随意血糖值,如果超过了11.1,就说明血糖可能出现了问题,那么则需要监测空腹以及餐后两小时的血糖并对病情全面的进行了解。
睡前血糖属于餐后血糖或者是随机血糖,通常正常人的血糖值在7.8以下,但是对于患有糖年病的患者,尤其是中老年患者,睡前血糖不宜控制太低,因为夜间禁食时间长,睡前血糖偏低,可能导致比较严重的低血糖,如果不及时纠正,会导致低血糖的昏迷,引发严重的后果。
流行性感冒最主要的传播途径是飞沫传播,也就是流感病毒通过流感患者打喷嚏、咳嗽或者说话排出的分泌物在空气中传播,易感人群吸入从而感染。一般飞沫传播的距离在两米以内,而戴口罩可以有效规避飞沫的传播,所以如果需要近距离接触流感患者最好戴口罩防护。流行性感冒具有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的特点,所以预防非常关键,流行性感冒除了通过飞沫传播还可以通过接触病人或接触污染物品而传播,所以要注意流感病人的隔离,患者出门尽量戴口罩,健康人接触病人也最好戴口罩,而且注意不要接触患者的污染物。对于一些年老体弱或者儿童等易感人群要注意防护,在流感多发季节尽量不要去人多的公共场所,出门注意戴口罩防护,如果出现流感症状要及时就医。
聊城市人民医院 普通内科
人的正常体温一般波动在36.0-37.4℃之间。腋下温度测量的正常值范围在35℃-37.1℃之间,肛温度比腋窝体温要高0.5摄氏度。但是人体的体温会随着昼夜、年龄、性别以及代谢水平等因素不同而有波动,通常情况下人体的体温在清醒、安静、睡眠的时候较低。此外男性体温较女性体温低,老年人因为基础代谢率偏低,所以体温也偏低,成人在精神紧张、情绪激动、进食或者运动的时候体温会有所增高,因此临床上在测体温的时候要考虑到人群、环境和情绪因素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