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甲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中医骨科
冠状病毒可被75%浓度的医用酒精杀灭。酒精杀灭细菌或者病毒,需要达到一定浓度才可以,最佳的杀毒浓度为70至75%。
如浓度不符合标准,则无法起到杀毒的作用。在使用75%医用酒精消毒时,不要用水稀释或与84消毒液混用。
聊城市人民医院 普通内科
新型冠状病毒具有怕酒精和不耐高温的特性,酒精可以杀死细菌和病毒,但它需要达到一定的浓度,最佳的杀毒能力是70%~75%度。酒精浓度越高,渗透性就越强,且吸水性也越好,所以消毒能力会比较强。除此之外,根据研究表明,新型冠状病毒在56摄氏度以上的高温下,存活时间不超过30分钟。
中日友好医院 眼科
新型冠状病毒怕浓度为75%的医用酒精。酒精的主要成分是乙醇,根据卫健委2月18日最新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六版)》,75%的乙醇溶液可以有效灭活新型冠状病毒。其原理是,乙醇对于微生物或病毒具有极强的渗透作用,其能够进入微生物或病毒体内,将微生物或病毒的蛋白质凝固,从而快速杀灭病毒与细菌,因此新冠状病毒确实是怕酒精。不过使用酒精杀灭新冠状病毒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只能用于表面消毒,不能杀灭人体内部的新冠状病毒,因此喝酒是无效的方式。其次需要选择合适的酒精浓度(75%),如果是95%或99%的工业酒精请按比例稀释。不选择高浓度酒精是因为高浓度的酒精会促使病毒表面形成保护膜,反而无法快速杀灭病毒。
根据国家卫健委最近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六版)》指出,新型冠状病毒对紫外线和热敏感,56℃ 30 分钟、乙醚、75%乙醇、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和氯仿等脂溶剂均可有效灭活病毒,氯已定不能有效灭活病毒。其中75%乙醇溶液就是医用酒精,而高温的话需大于56℃。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李兰娟表示:“病毒56℃,30分钟,就死亡了”;乙醚、75%的乙醇、含氯的消毒剂都可以有效地灭活病毒;一定要吃熟的食物,不要吃生的食物”。另外,新型冠状病毒可以人传人。为了防止病毒传染,请不要去人群密集场所;出门要佩戴口罩;勤洗手,别直接用手碰嘴、口、鼻以及食物;避免与感染患者密切接触;避免近距离接触野生动物或活牲畜家禽等。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皮肤科
新型冠状病毒小孩子也是会感染的,小孩子的身体免疫力比较低会容易增加感染病毒的几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属于是一种传播性极强的传染性的疾病,具有接触性传播,飞沫传播,空气传播。具体可也参考最新的官方指南
新型冠状病毒害怕酒精,不耐高温。高温可改变新型冠状病毒蛋白质及其核酸(遗传物质)的空间结构,从而使新型冠状病毒失活因此,在处理被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患者所使用的衣物等物品时,可以采用高温消毒。一般情况下,在56℃以上加热30分钟即可达到消毒效果有些不能烹饪的东西可以用75%的乙醇溶液消毒。这种浓度的酒精可以使病毒的蛋白质变性,从而达到消毒的效果。
不同的人感染新冠状病毒后,病程发展、临床症状表现可能会有很大差异,与感染者的年龄、身体状况等有一定关系。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后的临床表现可以说是多种多样,大部分的患者表现为发热、咳嗽、呼吸困难等呼吸系统典型的症状,但是目前发现也有部分患者表现为乏力、精神差、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系统的症状,也有的患者以头痛等神经系统症状为首发表现,也有的患者以心慌胸闷等心血管系统的症状为首发表现,部分患者以结膜炎等眼科症状为首发的表现。还有一部分患者仅有四肢和腰背肌肉酸痛。
根据《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五版)》,新冠肺炎的临床表现以发热、乏力、干咳为主要表现。少数患者伴有鼻塞、流涕、咽痛和腹泻等症状。重症患者多在发病一周后出现呼吸困难和/或低氧血症,严重者快速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和出凝血功能障碍等。值得注意的是重型、危重型患者病程中可为中低热,甚至无明显发热。轻型患者仅表现为低热、轻微乏力等,无肺炎表现。从以上表述来看,发冷不一定是临床表现,还应该结合其他发面,如接触史、血常规、胸部CT、核酸检测等综合判断。如有不适,建议观察后及时到指定医院就诊。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骨科
新冠病毒治愈后理论上是存在再次感染的可能性的,但是概率是微乎其微的,最有可能的是患者体内仍然存有新冠病毒而没有被检测出来。《新冠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五版)》的出院标准为:连续两次、间隔超过24小时的核酸检测结果为阴性。出院患者现在检测为阳性的可能性有两种:一、虽然患者已经痊愈,但可能体内存有病毒但没有症状,只是病毒数量很少没有检测出来。二、是患者体内病毒并不少,超过采样下线,但由于采样或及检测中出现失误导致结果为阴性。
新型冠状病毒主要通过飞沫或气溶胶接触传播。针对疫情严重的地区,存在病毒附着在未加热或煮熟的食物上从而带入体内的可能性,故外出采买食材后应多次清水冲洗,同时一定要将食物加热煮熟。切忌食用野生动物。相关防护措施请参考最新官方指南。
新型冠状病毒主要通过接触、飞沫或气溶胶接触传播,因此即使不接触感染源,也会间接传染。所以应积极做到出门戴口罩、勤洗手、家中常通风,并定期对家中衣物进行消毒等操作。
目前尚无特效药,但及时隔离治疗有较大治愈的可能性。临床上以对症治疗为主要手段,同时需依靠病人自身抵抗力与自愈能力。目前虽然没有特效的抗病毒药,但WHO以及国家卫健委结合SARS等的救治经验制定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一整套诊疗方案。经治疗,大多数患者都能治愈、预后良好,只有少数病情危重导致死亡的病例。相关治疗方案请参考官方最新指南。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中医骨科
有抗体。国家卫健委专家组成员邱海波表示,经治疗康复的病人体内会产生新型冠状病毒的抗体,可短时间内(一般几个月)抵御再次感染。但是不排除病毒变异,所以治愈后的病人仍需注意做好防护,做到戴口罩、勤洗手等防护措施
假的,不过疫情期在外出采购时,应该做好防护措施,带上外科专用口罩或者N95口罩,医用一次性手套,对采购回家的食物也尽量进行表面消毒,才能食用。
冠状病毒的疫情发展要基于各省新增病例数和疑似病例数来判断,截至2020年2月26日为止,相关专家表明疫情防控还未到拐点。大家还是要做好防护消杀工作,相关指南称,冠状病毒对热敏感,保持56℃30分钟、乙醚、75%乙醇、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和氯仿等均可有效灭活病毒。
冠状病毒是非常害怕高温的,尤其是在56摄氏度的高温下冠状病毒的存活率极低,持续30分钟就会出现死亡。除了高温之外,也可以使用乙醚、75%的酒精、消毒剂都能有效的消灭激活性。在潮湿寒冷的环境中,冠状病毒的存活率是很高的。冠状病毒常见的症状为发热、干咳,严重的患者会出现呼吸困难,目前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没有特效药,对于这种疾病一定要做好预防措施,防止扩散到其他人要做到勤洗手佩戴口罩,不参加聚会,不到人多的地方去。
冠状病毒是不怕低温的,在低温潮湿的环境中,具有很强的存活率,但是并不耐热,在56摄氏度的环境中,30分钟就会灭活,所以要想灭火,可以通过高温加热的方法进行消毒。平时也可以利用84消毒液和75%的酒精消毒。新型冠状病毒会通过传播的方式传染,主要有直接传播和间接传播两种,因此平时一定要做好消毒工作,勤洗手不到人头的地方去,更不要聚集人一起吃饭,若是人出现了头晕头痛或是身体不适、高烧不退的情况一定要及时的到医院检测。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急诊科
这是谣言,在病毒面前,什么血型都会有感染的可能。目前应做到的是少去人群聚集性区域,出门戴好口罩,使用酒精和消毒液对家具和个人物品进行消毒。
冠状病毒是怕高温的,冠状病毒的存活时间以及存活率比较高,但是在56摄氏度以上的高温中持续30分钟,能有效的将冠状病毒灭活。消灭冠状病毒除了高温之外也可以使用紫外线、消毒剂。平时一定要加强个人的卫生,要做到勤洗手,因为新型冠状病毒跟接触传染间接传染都有关系,平时要加强通风,减少病毒的接触,尽量做到不出门,防止感染病毒落实跟武汉人员直接接触或是接触过发病人员,一定要做好自我隔离。